你能想象一个人在几十万人的战场上,杀得敌人闻风丧胆,自己却几乎毫发无伤吗?更让人吃惊的是,三国时代,真正有这种实力的猛人不止一个。按照民间说法,武力排行榜是“一吕二赵三典韦”,也就是吕布、赵云名列前茅。然而这个排名一直让人争议不休,有人说吕布战力逆天,收拾关羽张飞像砍瓜切菜,但也有人坚定偏爱“常山赵子龙”,觉得论勇猛、论人品,吕布根本比不上赵云。到底吕布和赵云,谁才是三国第一猛将?若是二人真刀真枪地干一场,谁能笑到最后?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刨根问底。
三国的江湖,猛将如云,可“吕布第一”的说法让很多人心服口服,也有更多人心头不服。有人为吕布辩护,说虎牢关下他一人打两位名将都不落下风,“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能文能武,谁人能敌?可另一派却冷笑,说吕布虽然能打,但性格反复无常,三心二意,就像马戏团里的猴子,灵活是灵活了点,但有什么用呢?而赵云这边,支持者也不少,觉得他全能型选手,战场救主、单枪匹马袭敌,几次三番穿梭在精兵强将堆里,身上却连个小伤都没有,这水平谁能不服?有的老百姓甚至口口相传,赵云是三国里的定海神针,吕布的“第一”之名名不副实。这两个阵营,互相掐得你死我活,到底谁说的对?三国杀里的选卡选择都成了历史哲学问题。可别急,我们得慢慢掰开说。
先来看吕布,历史上他在虎牢关几乎成了诸侯们的噩梦,关羽、张飞相继出战他都扛了下来,硬生生把各路英雄打出了心理阴影。可别看吕布像只老虎,最后面对张飞的时候也没讨到多少便宜。虎牢关那会儿,张飞喝多了酒还敢冲上去,双方五十回合打得难舍难分,吕布不仅没压制住张飞,还被对方缠得有点心慌。有的人就说了:要是张飞酒醒了,两人再来一遍,吕布能不能赢,都还是个疑问。
再说赵云,他最牛的一仗是长坂坡救主,单枪匹马杀进几十万曹军里救出阿斗。曹军主帅曹操被吓得目瞪口呆,连连派人拦截,结果每一个都是一枪被挑,这种神勇的操作,东吴和曹魏都对他敬而远之。老百姓谈起来都直摇头,说长坂坡后赵云简直就成了“鬼见愁”,曹操本来想活捉他,后来干脆愣住,只能亲自让开道路,赵云骑马杀出重围。所以说,赵云也不比吕布差。普通人怎么看?不少网民、学生在复习历史考题时都嘀咕:打仗要的就是稳定,赵云全程没掉链子,吕布看似猛,其实内心容易打鼓,二者高下马上就能分明。
表面上看,两大猛将都无懈可击,可实情真的如此吗?其实稍微细琢磨,风平浪静下暗流涌动。吕布虽然风光一时,但他的巅峰期很短。比如说,在三英战吕布之后,他后来再碰到张飞,两人打上一百回合也没分出胜负,“吕温侯”只是险胜一分。关键是吕布性格太飘,谁有粮就投谁,最终把自己弄得众叛亲离。到了小沛之战,他斗张飞没斗出什么名堂,身边兵将也开始动摇,英雄末路,辉煌不再。而赵云呢?虽然名声响亮,功夫了得,可实际上他主要靠个人英雄主义,没参与太多大规模会战。有人说赵云运气好,没碰上真正对手,要是真硬刚关羽、张飞巅峰期还能否全身而退?赵云铁汉的表面下,或许也有不为人知的软肋。而且,从客观角度讲,战场是讲策略、拼团队的地儿,光有“武力值”管什么用?古人打仗,可不是武林大会。
事情到了这里,突然出现大反转。有人根据笔记细查三国故事后发现,吕布的“冠军”并不牢。看似力大无穷,其实并非无敌。在《三国演义》里,虎牢关一战,张飞醉酒都能和他杀得不分胜负。之后张飞如果没喝酒,吕布还真未必能全身而退。而再对比下去,发现张飞曾跟张郃拼过五十回合不落下风,结果赵云遇到张郃,几乎三十回合内就把对方打服了,甚至有一次直接让张郃两年不敢出战。这是什么水平?用足球比赛打个比方,吕布顶多是中超巨星,赵云可能就是欧洲五大联赛当红前锋,遇到一般猛将那是一枪一个,硬碰吕布也绝不会落下风。更惊人的是,在宕渠山、“阴平谷”等经典战役中,赵云体力不支还能爆发,用现在话说就是老将仍然稳如泰山。如果两人真的一对一单挑,在同样年纪、同样状态下,赵云还真有八分胜算!
可这些事情说出来,业内和坊间的分歧却更深了。有一派死粉仍然死守吕布,但凡有网友说他武力不如赵云,立马翻“史料”反击,说吕布体力、马术双绝,“温侯”单挑全三国,“二爷、三爷”都怕他,赵云不过是“锦上添花”,吹牛成分大。而且赵云虽然长坂坡救主出名,可毕竟带的是小队突袭,跟十万人马正面拼杀压根不是一回事。还有人提出新困难,说历史上吕布混战能力强,赵云则擅长骑射冲阵,让两人对决,胜负还真说不准。更离谱的是,一些老玩家和研究三国多年的老师,专门分析战报和兵器配置,得出“武器相克论”,意思是吕布的方天画戟太霸道,赵云的枪法虽然灵巧,但遇到大刀阔斧未必能招架,甚至出现了“纸上谈兵三千回合,也分不出个胜负”的评语。难不成,这场战斗,要像观众赌奥运金牌一样,大家各自下注各凭喜好?再梳理整个三国,吕布虽然武力创新高,可惜生不逢时,最后被曹操乱箭射死,而赵云屡大战功,始终如一,却缺乏压倒性时刻。就这样,双方支持者越吵越凶,谁也说服不了谁。
说到底,三国武将谁最强,真就像菜市场选西瓜:有人觉得吕布甜,有人觉得赵云脆。说吕布过人吧,他好比“闪光灯”,一亮能晃到别人眼睛,但持久力不够,风头过了很快暗淡;而赵云像“节能灯”,不显山不露水,越用越顺手,关键时刻还挺管用。可偏有人说吕布只是战场“嘴炮王”,翻脸比翻书快,每次大动作背后,都有跑路的小九九。赵云?看起来厚道,实则只会自保,真把他推上历史舞台,一激灵还真不一定靠谱。反思整个三国体制,个人英雄再怎么“六脉神剑”,也逃不脱团结作战的铁律。你说吕布武力值999,赵云技能满点,可一旦“猪队友”捣乱,谁还能保证不翻车?总结一句,两位天才被吹上天,下场竟然都一样,吕布殒命白门楼,赵云抱憾五丈原,谁赢谁输,观众自有一杆秤。天才的短板,正是不合群的孤勇。这事要真说吕布比赵云厉害,那不如直接给他发个“三国嘴强王者”奖,省得年年被炒冷饭。
到底是“人中吕布”撑起三国猛将天花板,还是“常山赵子龙”才是真正能打到最后的人?你说光有蛮力加持就是第一,还是像赵云那样稳扎稳打才能笑到最后?吕布支持者是不是还在和赵云粉争个你死我活?大家开诚布公说说,到底站哪一边,证据在哪里?扒出你们心中的猛将王,一起开撕——是力气大吃香,还是稳得久才靠谱?评论区里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