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近一份权威军事杂志的报告一出,立马点燃了全球军事圈的讨论。
说中国的歼-20隐身战斗机产量已经拉开了世界的距离,预计十年内会成为全球双发五代机里产量最大的,甚至有望超越美军引以为傲的F-35。
消息一出,不仅让许多关注军事的人惊掉了下巴,连美国五角大楼也坐不住了。
最让美国人头疼的是,解放军的五代机产能速度快得惊人,眼看着就要把美国压在身后。
这种压力下,美国竟然做了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把已经封存了十四年的F-117A“夜鹰”隐身战斗机翻出来,打算再飞十年。
这架飞机早在2008年就退役了,现在又想让“老古董”返场,不少专业人士都直呼看不懂,觉得这简直暴露了美军当前的无奈。
细看中国歼-20的“下饺子”式生产,背后其实是中国航空工业硬实力的体现。印太司令部的美军高官就坦承,中国战机的生产速度已经比美国快了20%。
2025年上半年,解放军南、北方的主要部队几乎同时实现了歼-20的全面换装,短短半年就多了两个隐身机作战集群。
不像美军的五代机必须分散全球各地,中国的主力都能集中在西太平洋,这让美国在第一岛链的空中优势变得岌岌可危。
为什么中美差距越来越大?归根结底,还是工业体系的较量。
中国的航空产业链完全国产化,生产线布局成熟,成都和沈阳的两个主力工厂每年能源源不断地造出新飞机,而且给未来的歼-35和六代机也预留了空间。
反观美国的F-35,零部件供应要靠全球17个国家,哪怕一个小零件断供,整条生产线就得停摆。据统计,2024年F-35的交付平均延误了将近八个月。
美国还要把有限的战机部署到欧洲、中东、亚太等地,兵力被稀释得厉害。而中国则能把主力飞机集中部署在关键方向。
有美国媒体直言,如今中国已经不是在“追赶”,而是选择了“换道超车”。
美国要想扳回劣势,唯一的办法就是大幅缩减全球军事承诺,但这又会威胁到它的联盟体系,可谓进退两难。
更让美国焦虑的,是六代机的竞争。中国已经有两型六代机原型机试飞,目标是在2030年前正式服役。
相比之下,美国自己的下一代空优战机(NGAD)还停留在纸面阶段,最快2028年才有可能拿出原型机。
同时,中国在“忠诚僚机”无人机和五代机协同领域也已经走在前面,歼-20和电子战、预警机联合作战,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空战规则。
不少网友看到美国重启F-117A,都忍不住调侃:“难道美军真打算靠古董对付中国的下饺子?”其实,这也是美国不得已的权宜之计。
毕竟,五代机的研制和生产,拼的不是单个飞机性能,而是背后的国力、产业链和战略定力。
现在全世界都看在眼里,中国在这一轮竞赛里已经抢到了先手,未来的战场格局还会怎样变化,谁也说不准。但可以确定的是,技术和产业的比拼,才是真正决定胜负的关键。
眼下的局面,对美国来说是警示,也是压力——如果不能在产业链和新技术上做出突破,靠回炉旧机型和全球调兵,恐怕很难再维持过去那种绝对优势。
而中国的步伐显然越来越快,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工业战争里,谁能笑到最后,大家都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