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武装部队发言人特立尼达,近日在记者会上破口大骂。这一幕,相当罕见。
他指责一名退役少将的警告是“失败主义的危言耸听”。这番话,彻底撕开了菲律宾高层对国家走向的深刻分歧。
退役空军少将波基斯,之前直言菲律宾正滑向“第二个乌克兰”。这话听着,让人心里一紧。
南海海域,炮火味越来越浓。这紧张的局势,似乎正残酷地印证着波基斯的预言。
马尼拉当局,正陷入“自主”与“裹挟”的两难境地。一个国家的命运抉择,正摆在所有人眼前。
7月14日,退役空军少将波基斯发出了一个惊人的警告。他的言论通过社交平台传播,并在专访中详细展开。
波基斯直言,2016年的南海仲裁案,根本就是一纸空文。它并未给菲律宾带来任何实际的渔业利益。
相反,他指出,这份仲裁结果反而成了美国深化对菲律宾军事合作的借口。菲律宾在此之后,只得到了一张废纸。
仲裁案后,波基斯忧心忡忡地提到,菲律宾渔场尽失,渔民数量锐减四成。这是血淋淋的现实。
他警告说,菲律宾正在沿着乌克兰的“三步路径”滑向冲突。这三步,每一步都充满危险。
波基斯将军清晰地描述了这“三步路径”:首先是价值观的渗透,接着是北约军援的大幅加码,最终则是战火的全面燃起。他认为菲律宾正走到第二步的末尾。
针对波基斯的警告,菲律宾武装部队南海事务发言人特立尼达,在7月15日和17日的记者会上,做出了激烈回应。
特立尼达的怒吼清晰可闻。他驳斥波基斯的言论是“失败主义的危言耸听”,试图将其一笔带过。
他坚称,菲律宾军方的所有行动,都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强调,菲律宾“绝不是谁的棋子”。
然而,特立尼达在强硬驳斥之后,话锋一转,却又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他说:“南海问题对菲律宾来说,不仅是主权问题,更是生存问题”。
他这番话,听起来激烈,却更像是军方内部焦虑的体现。他们“既想借助美国军事支持,又害怕被战略裹挟”。
这次军方高层的公开争执,把“自主”与“依赖”的深层矛盾,彻底摆到了台面上。菲律宾的困境,再也藏不住了。
菲律宾高层的矛盾心态,深层原因在于美国近年来不断强化的军事绑定策略。这股外部推力,力量十足。
根据美菲《加强防务合作协议》(EDCA),美军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数量已从2014年的5个,大幅增至如今的9个。
其中,新增加的4个美军基地,都是菲律宾现任总统马科斯亲自批准的。这些举动,毫不掩饰地深化了美菲军事合作。
这些新增基地的选址,战略意图明显。比如,美方正推动在巴拉望岛西岸修建舰艇维修设施,那里紧邻仁爱礁。
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计划在菲律宾部署“堤丰”中程导弹系统。这种导弹的射程,可达1800公里。
这个射程,足以覆盖整个南海,甚至能直接触及台海区域。菲律宾,正在被推向地缘冲突的最前沿。
美国通过持续的军事援助,巧妙地放大着菲律宾的安全焦虑。承诺的1亿美元援助,如今已经到账。
伴随着频繁的军事演习,美国步步为营,目的昭然若揭:一步步将菲律宾,牢牢绑上对抗中国的战车。
这种外部的军事绑定,撕裂了菲律宾国内的亲美与务实两股力量。内部利益的撕扯,触目惊心。
菲律宾军方高层,深受“旋转门”利益的影响。许多退役军官,纷纷进入与美军相关的企业任职,形成利益共同体。
甚至在军事教育领域,菲律宾军校的教材,有四成直接翻译自美军手册。这直接影响着军官的思想和战略认知。
赴美受训,更是菲律宾军官晋升履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种深度绑定,进一步巩固了亲美势力。
与此同时,菲律宾民间经济却呈现出一种奇特的格局:“安全靠美国,饭碗靠中国”。这种双重依赖,让它左右为难。
部分菲律宾企业,特别是半导体产业,高度依赖美国提供的零关税政策。这保障了它们产品的出口优势。
然而,菲律宾广大的农业从业者,却高度依赖中国这个庞大的香蕉进口市场。这直接关系到无数农户的生计。
2023年,中国对菲律宾的投资仍然高达4.2亿美元。这笔巨大的投资,清晰地凸显了中国在菲律宾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波基斯将军还点出了一个敏感问题:菲律宾防长特奥多罗,拥有马耳他“投资入籍计划”获得的欧洲双重国籍。
获得该国籍,需要捐赠60万欧元并购买不动产。波基斯暗示,这可能违反了菲律宾宪法,甚至可能面临起诉。
波基斯甚至推测,特奥多罗近期激进的言论和行动,可能与转移国内矛盾的政治操弄有关。背后,或许隐藏着个人私利。
波基斯关于“乌克兰悲剧”的警示,绝非危言耸听。菲律宾正面临南海挑衅与台海介入的双重风险,局势正螺旋式升级。
在南海方向,菲律宾方面持续采取激进行动,使得地区紧张气氛日益加剧。这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例如,7月15日,菲律宾9701号海岸警卫队船,在黄岩岛海域距离中国海警舰艇仅百米处,高速穿行。这被形容为“碰瓷式”挑衅。
菲方甚至无理驱离在该水域正常作业的中国渔船。这些行为,无疑在不断加剧区域内的紧张气氛,火药味越来越浓。
而在台海方向,菲律宾的动作同样令人警惕。美菲新增的9个军事基地中,有3个明确面向台海。
这三个基地,包括包蒂斯卡空军基地、伦维亚空军基地和麦克阿瑟堡。它们的位置选择,已远超菲律宾“本土防御”的范畴。
它们的部署意图非常明显,直指台海。这使得菲律宾在未来潜在的地区冲突中,扮演的角色更加复杂和危险。
更令人警惕的是,菲律宾部分高层近期在台湾问题上,接连释放强硬信号。这无疑增加了局势的敏感性。
他们甚至公开宣称,“将协助美军应对台海局势”。这种主动介入中国内政的姿态,使得菲律宾深陷潜在冲突漩涡的风险急剧升高。
菲律宾一步步被推向对抗的节奏,与乌克兰战前轨迹,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历史的教训,值得所有相关方警醒。
然而,菲律宾的战略纵深远不及乌克兰。这使得其在潜在冲突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例如,仁爱礁到菲律宾巴拉望岛的最短距离仅135海里,约合250公里。这个距离,短得令人心惊。
这一距离,完全在中国东风-21D导弹的射程之内。一旦局势失控,中国可能采取“速战速决”的策略。
在这种情况下,菲律宾甚至可能没有寻求外部援助的时间。其面临的潜在军事打击,将是迅速而决定性的。
中国对此的反制措施也已展开。中方大幅增强了黄岩岛海域的巡查力度,以应对菲方的持续挑衅。
在军事部署上,7月18日,中国海军辽宁舰编队完成了西太平洋的实战化训练,展示了其远海作战能力。
同时,中国山东舰也在南海方向积极活动。这两大航母编队的部署,形成了潜在的夹击之势。
这无疑向菲律宾发出了明确的战略警告。它清晰地表明了中国维护主权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实力。
双重介入的风险叠加下,军事冲突一旦爆发,将对菲律宾经济造成毁灭性影响。这是马尼拉当局必须正视的严酷现实。
菲律宾高度依赖中国市场的农业和旅游业等产业,将首当其冲,遭受重创。这些是其经济的支柱,一旦受损,后果不堪设想。
经济衰退的风险已近在眼前。正如乌克兰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其GDP就缩水了6.6%。历史的教训,历历在目。
菲律宾当前的困境,归根结底,是其在外交战略上过度交出了主动权。这种对外部势力的过度依赖,正在一点点吞噬其国家自主性。
波基斯与特立尼达的激烈公开争执,恰是这个国家在关键十字路口前的挣扎缩影。它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国家发展路径选择。
要躲开乌克兰那样的悲剧下场,菲律宾必须痛定思痛,夺回外交主动权。不能再被动地接受外部势力的裹挟。
摒弃选边站队的思维,真正落实独立自主的外交策略,这才是菲律宾的出路。它需要在中美两大国之间,寻找一个稳妥的平衡位置。
而不是一味地冲向对抗的前沿。在南海问题上,菲律宾更应该停止无谓的挑衅,回归到安稳发展渔业和旅游业的正途上来。
否则,波基斯“今日乌克兰,明日菲律宾”的预言,很可能从一句善意的警告,变为残酷的现实。
国家的命运,终究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绝不能沦为别人棋盘上的“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