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娱乐圈这个名利场,拼的是能力,更拼的是机遇。在这里,你可能会看到某些演员凭借一部爆款作品一夜成名,也可能看到一些实力派演员兢兢业业演戏多年,却始终没有等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今天我们要聊的这位演员——于毅。一个既能演、又能唱的多面手,堪称全能型艺人,但出道20多年,他依然被很多观众称为“熟悉的陌生人”。:为什么他明明演技在线,嗓音出色,却始终没有“大红大紫”?是平台不够,还是运气太差?
先说一个对比,孙红雷大家都认识吧?凭借《征服》里的刘华强一角,他一跃成为家喻户晓的硬汉演员。于毅呢?他在热播剧《灵魂摆渡》中饰演的赵吏同样魅力十足,甚至有人觉得他把“痞帅”演绎得更加深入人心。孙红雷如今是顶流大咖,而于毅依旧徘徊在“知名”与“爆红”之间。这种对比一摆出来,答案似乎呼之欲出:要么是资源倾斜问题,要么是观众偏爱的问题。
但细想一下似乎又不对。近年来,有不少观众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像于毅这样的演员,明明实力出众,颜值过关,为什么没有跟上娱乐圈的流量节奏?于毅不仅会演戏,还在唱歌这条路上有着不俗的表现。他的嗓音浑厚有质感,甚至被称为“剧中行走的BGM”。那么:于毅到底差在哪儿?
我们从他的演艺经历说起。于毅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科班出身,按理说这样的起点不算低。2002年,他凭借电视剧《大染坊》正式出道,但那时候的他更像是“剧中配角”,并没有太多表现的机会。直到2014年,他在网剧《灵魂摆渡》中饰演赵吏,才真正让更多观众记住了这个名字。剧中的赵吏是一位古灵精怪、桀骜不驯的灵魂摆渡人,于毅用细腻却不失张力的表演,把这个角色演绎得入木三分。很多观众在看完之后直呼:“他就是赵吏本人!”
但戏好看归好《灵魂摆渡》作为网剧,受众有限,影响力无法和传统热播剧相比。于毅虽然凭借这部剧圈了一波粉,但依旧没能跻身一线。再看看他的其他作品,无论是《绝地枪王》里的抗日英雄,还是《娘道》中备受争议的“丈夫形象”,他几乎每一个角色都塑造得令人印象深刻。这些作品的热度和讨论度多数没有延续下来,导致于毅的演艺之路始终离“爆红”差了一步。
普通观众是怎样看待他的呢?翻开社交媒体评论区,很多人会感慨:“这人很眼熟,但突然想不起名字。”还有人直言:“他是个好演员,但总觉得缺点什么。”显然,虽然于毅的演技得到了不少观众的认可,但他缺少一个真正能打破圈层限制的大IP作品。换句话说,他的名字还没能和一部“全民爆款”挂钩。
是不是只要等到一部合适的作品,于毅就能红呢?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近年来,影视行业的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流量明星占据了主要资源,而像于毅这样靠实力说话的演员,逐渐被边缘化。即便偶尔有实力派演员靠作品翻红,也多半是“高开低走”。一部剧播完,观众可能记住了角色,但是否能记住演员的名字,依然是未知数。
竞争更是让演员们压力倍增。和于毅同一时期的演员中,有的因为转型成功而焕发第二春,有的则因为运气好接连遇到好剧本而大放异彩。而于毅呢?他的戏路虽然宽,却因为缺乏曝光度,导致始终无法进入更广泛的观众视野。
再说到唱歌,这原本是于毅的一大优势。他甚至为《灵魂摆渡》演唱过主题曲《灵魂摆渡之歌》,歌声中透着一股独特的沧桑感。娱乐圈的现实是,唱得好并不意味着就能火。像于毅这样跨界的实力派,比不上专业歌手的市场号召力,又因为身份问题难以获得主流音乐平台的支持。他的“多才多艺”反而成了一种资源分散,而非加分项。
事情并非没有转机。近年来,于毅虽然依旧在“熟悉但不出圈”的状态徘徊,但他正在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他在电视剧《觉醒年代》中的表现,再次展现了他对角色的深厚理解力。更值得注意的是,他正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全能演员”的概念——既能演戏,又能唱歌,还能为作品注入自己的情感表达。
而更重要的一点是,观众的审美正在悄然变化。过去,观众更容易被流量和外貌吸引,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演员的演技和作品的质量。也许,于毅的春天并没有错过,而是正在到来。
有业内人士指出,于毅的“未爆红”其实也未必是坏事。他如今的处境,反而让他有机会专注于作品本身,而不是被流量和市场绑架。对于一名艺术工作者来说,这未尝不是一种幸运。
话虽如此,但娱乐圈的残酷现实依旧无法忽视。即便观众开始关注实力派演员,但这个过程需要时间,也需要持续的好作品支撑。而时间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是最宝贵也是最不可控的资源。于毅已经47岁了,这个年龄对于演员来说,虽然依旧有机会,但绝对不像20多岁那样可以无限试错。
更棘手的是,市场环境的变化并非朝着单纯鼓励“好演员”的方向发展。即便如今的流量明星不再像过去那样垄断资源,但仍然可以通过营销手段占据公众视野。对于于毅而言,如何在这个多变的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依然是个未知挑战。
于毅的“全能”特性,也可能成为一种隐形的束缚。观众可能会因为他的唱功而忽略他的演技,也可能因为他的演技而忘记他的音乐作品。如何在多领域中找到平衡,塑造一个更加鲜明的个人形象,同样是他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于毅的“未大红”究竟是因为他太低调,还是因为市场环境的问题?这个答案恐怕没有绝对的标准。有人说,像他这样的演员,可能并不需要“爆红”来证明自己;也有人认为,他完全有能力达到更高的高度,只需要一个合适的机会。
但冷静下来这恰恰是娱乐圈的核心矛盾所在:市场需要流量,观众需要作品,而演员却需要在这二者之间找到平衡。于毅的现状,或许正是这场拉锯战的缩影。
于毅这样的“中流砥柱型”演员,应该继续专注于作品,还是尝试更多方式去争取流量和关注呢?你更喜欢一个低调做事的好演员,还是一个能同时带来作品和爆点的大明星?欢迎大家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