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一德期货)
作者:
一德期货有色金属分析师
音频播客内容由豆包AI根据报告原文生成,不排除存在播报不全面情况,内容以文字为准。
市场回顾:前三季度铜价经历三轮冲击,主导因素为供需紧张、美国关税政策及预期变化,导致价格巨震。9月美联储开启预防性降息,但铜价涨幅滞后。宏观环境:海外关税不确定性降低,预防性降息提供支撑;国内经济数据环比走弱,下半年消费承压。供需核心:全球主要铜矿接连受事故影响,供应趋紧;需求端新能源(光伏、汽车)为增长主力,而房地产持续拖累。价格展望:2025年四季度LME铜区间9800-11000美元/吨,SHFE铜区间80000-84000元/吨。2026年供需矛盾加剧,铜价有望突破历史新高,LME铜上看11500-12000美元/吨,沪铜上看88000-90000元/吨。
宏观海内外驱动分化:美关税的不确定性大幅降低,对市场冲击降至低位,为市场稳定提供了非常好的中长期宏观环境。预防性降息周期提供了相对较好的海外消费支撑,托举金属价格。8月中国经济数据环比有走弱的趋势,下半年消费端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供需产业链博弈:随着印尼Grasberg矿山调整2025年四季度和2026年产量指引,影响2026年度产量约27万金属吨。铜精矿供需局面将更趋严峻。
之前矿紧VS精铜过剩的局面将打破,四季度与2026年精铜产量受制于矿端的原料不足,产量将被迫降速,供需更趋严峻。
2025年四季度预计LME铜市运行区间9800-11000美元/吨;
2025年四季度预计SHFE铜市运行区间80000-84000元/吨。
2026年在更趋严峻的供需结构,铜价或将突破历史新高,预估LME铜上方关注11500-12000美元/吨,沪铜上方关注88000-90000元/吨。
01
2025年前三季度市场回顾
2025年前三季度铜市经历了三轮冲击,分别是:
一季度铜精矿供需紧张,抢出口消费前置,库存快速去化推升铜价大幅上涨(现货高升水);4月美国对等关税冲击全球经济,LME铜价大跌超20%(10164→8105美元/吨);4-8月美国进口铜加征关税的预期,美虹吸效应,COMEX铜价大涨,7月底随着关税延迟COMEX铜再度大跌接近30%。
前三季度美关税政策一直是铜交易的核心影响因素之一。其不仅冲击着全球经济,也对铜地区供需、贸易流、库存结构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令铜上/下游企业苦不堪言。尽管市场普遍看好铜的长期基本面,但是价格的剧烈波动和政策的不确定性,对长线持仓影响较大/回撤较深。进入9月美联储开启预防性降息,金/银纷纷创历史新高,同样具备金融属性的铜表现滞后,涨幅有限。背后的逻辑是海外关税不确定性,消费前置后三/四季度国内消费乏力,影响了长期资金的信心。
图1.1:铜精矿冶炼TC(单位:美元/吨)
图1.2:LME与COMEX铜价
02
2025年全球经济:防御降息开启宽松窗口
2.1 美国:关税影响减弱,降息开启宽松窗口
在之前的年报和季报中曾展开分析了美国关税的影响。进入下半年,美关税不确定性已大幅度降低,后期影响局限于小范围,对市场冲击已降至低位。这为市场的稳定提供了非常好的中长期宏观环境。
9月17日美联储下调25个基点的基准利率,点阵图显示年内仍有50个基点的降息空间。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下,市场的整体氛围和风险偏好回暖。美元指数进入弱势周期,对大宗商品尤其是金属价格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同时,此轮降息非衰退式被动降息,而是预防性降息。前者先衰退后企稳,反映到金属价格上先随着经济下行大幅下跌,随后企稳反弹。预防性降息提供了相对较好的消费支撑,托举金属价格。本轮降息周期,宏观更趋温和,价格和波动更趋正向。
图2.1:美联储经济预测 2025年9月
资料来源:美联储官网、一德期货
图2.2:美国国债利率(单位:%)
2.2 中国:中长期向好,短期政策刺激效果减弱
2025年我国GDP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其中一季度GDP同比实现了5.4%的增长,二季度GDP同比实现了5.2%的增长,为实现全年5%的目标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由于上半年经济增速较快,下半年市场预期政策刺激力度将相对减弱,为2026年蓄力。
以旧换新:2025年上半年预算1620亿元VS下半年预算1380亿元。设备更新:2025年预算2000亿元,第一批已安排1730亿元;出口贸易:2025年8月出口金属同比增长4.8%,7月增速8%;房地产投资:2025年1-8月累计同比-12.9%,跌幅扩大;固定投资:2025年1-8月累计同比5.42%,环比走弱。
中频数据显示,8月经济数据环比有走弱的趋势,下半年消费端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03
全球铜矿难频发,加剧中长期供需紧张
ICSG数据测算,全球铜矿产量过去十年复合平均增长率约2.1%。
2023年底巴拿马35万吨科布雷铜矿(Cobre Panama)的关停,对2024年铜矿实际产量造成一定拖累,2025年难以复产。2025年5月18日刚果(金)卡莫阿-卡库拉铜矿受多次矿震影响导致卡库拉矿段东区大面积被淹 ,井下作业暂停。艾芬豪公司提出了2025年卡莫阿-卡库拉联矿新生产目标:精矿铜37万-42万吨。较1月份设定的前生产目标(52万吨-58万吨)减少了28%。2025年7月31日,智利国家铜业公司下属的埃尔特尼恩特铜矿因地震发生坍塌,暂停运营超一周后恢复。智利国家铜业公司因此将2025年铜产量目标从137-140万吨下调至134-137万吨,减产约3.3万吨。2025年9月8日,印尼的格拉斯伯格 (Grasberg) 铜矿因事故影响,公司立即启动不可抗力条款,暂停合同供应履行,并预计最早要到2027年才能恢复事故前的生产水平,2026年铜金产量较此前预期下降约35%。
表3.1:全球铜矿、冶炼、消费和GDP增速对比
2023-2026年精炼铜冶炼产能进入扩张高峰期,增速快于矿山和消费端。突出的表现为铜矿资源紧张,加工费TC下降/冶炼利润压缩,精炼铜过剩。
ICSG统计显示,2025年1-6月全球铜精矿产量1453万吨,同比增加37万吨;原生精炼铜产量1180万吨,同比增加35万吨;再生铜产量241万吨,同比增加10万吨;精炼铜消费量1396万吨,同比增加67万吨。
表3.2:全球铜供需平衡表(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ICSG、一德期货
2025年长协大幅下行,冶炼企业亏损扩大,依靠副产品补贴冶炼亏损。海外炼厂成本高于中国,更易引发减/停产。
3.1 全球铜精矿供应
2025年上半年,全球18家主要生产企业合计产量694.5万吨,同比增加17.4万吨。其中,力拓、洛阳钼业、紫金矿业、五矿资源、必和必拓新增贡献居前,嘉能可、自由港、英美资源出现了减产。矿山资源匮乏,品位下降,开采过程中的安全事故频繁,令全球大型企业的矿山增长乏力。
表3.3:全球主要矿企季度跟踪
资料来源:上市公司公告、一德期货整理
图3.1:铜冶炼利润
资料来源:ICSG、一德期货
图3.2:中国硫酸市场均价(单位:元/吨)
资料来源:ICSG、一德期货
图3.3:2000-2028全球铜矿产能跟踪与预测
资料来源:ICSG、一德期货
图3.4:2000-2028全球铜冶炼产能跟踪与预测
资料来源:ICSG、一德期货
3.2 全球精炼铜供应
考虑到2023年产能的爬坡,2024/2025年国内/外产能增量合计200多万吨,远高于精矿供给,2025年现货TC降至负值区域。
表3.4:海外冶炼厂新增产能(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SMM、一德期货
表3.5:国内新增冶炼产能(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SMM、一德期货
2025年长单TC为21.25美元/吨,处于历史低位。铜精矿紧张并未完全有效传导至冶炼端,部分原因是大冶炼厂签的长单价格可以保证冶炼盈利(副产品金银、硫酸价格高企);另一方面就是废铜的补充。
图3.5:全球铜精矿月度产量(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ICSG、一德期货
图3.6:全球精炼铜月度产量(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ICSG、一德期货
图3.7:中国精铜产量(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SMM、一德期货
图3.8:中国铜精矿净进口量(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SMM、一德期货
04
全球精铜需求分析
4.1 全球铜市场需求分析(长期)
在传统消费领域增速缓慢的背景下,未来拉动铜需求的主要包括两方面:
(1)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包括光伏、新能源车等碳中和产业以及Al等的科技产业;AI算力基建爆发:数据中心建设(单机柜用铜量20-40kg)+ AI服务器渗透率提升(铜用量较传统服务器高30%)可能成为超预期增量。据IDC预测,2025年全球AI基础设施投资将突破500亿美元,年复合增速29%。AI的广泛应用,2025年全球数据中心铜需求占比将提升至1.9%,2030年将达到3.5%,5年增量超过50万吨。必和必拓首席执行官预测:预计到2050年,仅数据中心对铜的需求就将增加6倍,从现在的每年约50万吨攀升至每年近300万吨;
(2)海外供应链重构,像是美欧的再工业化、印度等新兴国家的崛起等对电力需求的增加。新能源产业将继续贡献铜主要的新增需求。
4.2 全球铜市场需求分析(2025年)
4.2.1 新能源成为铜消费主要增长点
2024年全球光伏、风电和汽车板块用铜量新增68.6万吨,其中光伏、风电、汽车分别贡献53.7万吨、-4万吨和18.8万吨。
2025年全球光伏、风电和汽车板块预计用铜量新增(前值52.4)万吨,其中光伏、风电、汽车分别贡献26.2(前值25)万吨、8.8万吨和 21.4(前值18.6)万吨。中国光伏行业531政策到期后,新增装机环比大幅走弱。
表4.1:全球新能源主要板块用铜需求(单位:万吨)
4.2.2 房地产竣工承压,连续2年拖累铜消费
2025年1-8月中国房屋施工面积累计64.3亿万平方米,累计同比-9.3%;2025年1-8月中国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3.9亿万平方米,累计同比-19.5%;2025年1-8月中国房屋竣工面积累计2.77亿万平方米,累计同比-17%。
图4.1:中国竣工与新开工
图4.2:房地产用铜量
4.2.3 以旧换新效应减弱,出口前置家电增速回落
2024年四季度在国家以旧换新政策的刺激下,家用电器去化持续进行,内销排产维持高位。进入2025年下半年,基数效应下,国内家电产量和出口增速同比回落,甚至负增长。下半年家电对铜消费端由正贡献转负。
图4.3:中国主要家电用铜量测算
图4.4:中国空调出口和内销增速
4.2.4 电网投资表现亮眼,延续稳定增长
2025年1-7月,中国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3315亿元,同比增长12.49%。2023、2024年增速分别为5.4%和15.3%。
2025年1-7月,中国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4288亿元,同比增长3.37%。2023、2024年增速分别为12.1%和1.6%。
05
供需平衡及结论
海外:美关税的不确定性大幅降低,对市场冲击降至低位,为市场稳定提供了非常好的中长期宏观环境。预防性降息周期提供了相对较好的海外消费支撑,托举金属价格。8月中国经济数据环比有走弱的趋势,下半年消费端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供需:高铜价刺激下,铜精矿生产事故频繁,供应增长有限,精矿紧张格局中长期难以改善。持续陷入负值区间的TC/RC,2026年冶炼端面临更加严峻的环境,支撑铜价的长期向好。
图5.1:中国终端各板块用铜量测算(单位:万吨)
库存/消费比:随着2024年铜冶炼环节的放量,全球库存触底反弹,库存/消费比攀升至2%左右。特别是在美铜虹吸效应的影响下,过剩精铜涌入美国变成库存,缓解了非美地区精铜过剩的压力。
图5.2:全球库存/消费比与LME铜价
截至2025年三季度,铜精矿紧张尚未显著抑制精铜供应的增加。不过随着美国矿业巨头Freeport McMoRan印尼子公司Grasberg矿山下调2026年产量预估,影响铜矿产量接近27万吨,将直接改变现有供需基本面。我们下调2025年四季度和2026年供需平衡表,其中,2026年精铜供需将小幅短缺,同时精矿短缺将扩大至近3年最大值。
图5.3:全球铜精矿、精炼铜产量和消费增量2025E /2026E
资料来源:ICSG、SMM、一德期货
8月开始COMEX-LME精铜溢价回归正常,美铜进口量将大幅降低,开启消化库存模式。精铜将流向非美地区,特别是欧洲和亚洲等地,库存开始累积抑制四季度消费。
图5.4:美国精铜进口量
资料来源:美国海关、一德期货
图5.5:COMEX-LME铜溢价(单位:美元/吨)
展望2025年四季度:
宏观海内外驱动分化:美关税的不确定性大幅降低,对市场冲击降至低位,为市场稳定提供了非常好的中长期宏观环境。预防性降息周期提供了相对较好的海外消费支撑,托举金属价格。8月中国经济数据环比有走弱的趋势,下半年消费端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供需产业链博弈:随着印尼Grasberg矿山调整2025年四季度和2026年产量指引。铜精矿供需局面将更趋严峻。之前矿紧VS精铜过剩的局面将打破,四季度与2026年精铜产量受制于矿端的原料不足,产量将被迫降速,供需基本面更趋严峻。
预计2025年四季度LME铜市运行区间9800-11000美元/吨;SHFE铜市运行区间80000-84000元/吨。2026年在更趋严峻的供需结构,铜价或将突破历史新高,预估LME铜上方关注11500-12000美元/吨,沪铜上方关注88000-90000元/吨。
风险点:房地产竣工下行、美通胀反弹降息再度拖延、矿难频繁。
审核:吴玉新/F0272619、Z0002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