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底,美国国防部长专程飞往日本硫磺岛,参加二战纪念活动。他在仪式上高调宣称美日同盟“坚不可摧”,随后直奔东京讨论军事合作。
这场看似常规的外交访问,背后却藏着华盛顿的盘算,如何利用日本基地应对可能的台海危机。
五角大楼顾问奥里亚纳·斯凯拉·马斯特在国会听证会上说得更直白:“如果台海打起来,美军必须能用日本的基地,尤其是冲绳。”
她的理由很简单:冲绳嘉手纳基地离台湾仅600多公里,MQ-4C无人机从这儿起飞,两小时就能覆盖台海。
相比之下,菲律宾的9处新基地还在建设中,远水解不了近渴。
这暴露了美国的真实意图:他们正在把日本变成介入台海的前沿堡垒。
日本西南岛屿的军事化早已开始。与那国岛距离台湾仅110公里,岛上部署了“爱国者”导弹系统。
去年日本军费飙升至550亿美元,重点加强琉球群岛防御,目标直指台海方向。
美军也没闲着,横田基地的指挥系统正在升级,号称要提升“快速反应能力”。
马斯特的建议并非空谈。过去一年,美日联合军演频率激增,内容清一色是“离岛防卫”和“海上封锁”。
今年4月,美军首次在鹿儿岛演练“鱼鹰”运输机投送特种部队,模拟“紧急驰援”场景。
五角大楼最近解密文件显示,冲绳海军陆战队已秘密换装反舰导弹。
这些动作都在印证一个事实:美国正为台海冲突做实质性准备。
但问题在于,他们似乎认定解放军会因忌惮美日联盟而却步。
这种判断从何而来?翻开美国智库报告,反复出现的论调是“中国优先考虑经济代价”。
兰德公司去年推演称,若美军介入,解放军攻台成功率将下降40%。
布鲁金斯学会更断言,中国“至少2030年前不会动武”,因为需要时间打造航母舰队。
这些分析显然影响了决策层。马斯特在听证会上特意强调:“威慑要制造足够多的疑虑。”
可他们忽略了解放军的实战化演练。今年初,东部战区在台海组织多兵种联合打击演习。
轰-6K机组人员公开表态:“我们已熟悉台岛以东靶场的每一道航迹。”
福建舰海试进度远超预期,电磁弹射技术让美军评估报告连改三次。
当美国还在盘算“日本基地够不够用”时,解放军已在演练“区域拒止”战术。
去年珠海航展亮相的鹰击-21E导弹,射程覆盖冲绳全境,这或许解释了为何日本突然加速部署激光反导系统。
华盛顿的另一个误判,是低估了中国民众的统一意志。
微博热搜显示,#台湾自古属于中国#话题阅读量突破120亿次。
抖音上一条“东风快递覆盖全岛”的科普视频,获赞超过800万。
就连《纽约时报》都承认,中国年轻人对“武统”的支持率创下新高。
这种民意背景下,美国所谓“威慑”
但马斯特们似乎忘了,硫磺岛战役80年后,太平洋的力量对比早已天翻地覆。
当年美军苦战月余才拿下硫磺岛,如今解放军远程火力能在数小时内瘫痪冲绳基地。
日本政府其实心知肚明。尽管配合美国演戏,但防卫省内部文件明确写道:“避免直接卷入台海冲突。”
这解释了为何日本始终不肯明确承诺“协防台湾”,只敢在防卫白皮书里含糊其辞。
美国自己也在犹豫。原定迁往关岛的海军陆战队,至今仍有1.8万人滞留冲绳。
共和党嘴上喊着“强硬”,却连追加基地建设预算的提案都没通过。
这种矛盾暴露出华盛顿的战略困境:既想用日本当棋子,又怕真玩火自焚。
相比之下,解放军的行动干脆利落。今年5月,山东舰编队穿越宫古海峡时,日本自卫队舰机全程“礼貌围观”。
台军退役将领坦言:“美日安保条约?真打起来就是一张废纸。”
或许美国该听听新加坡学者马凯硕的警告:“别把中国的红线当虚线。”
当五角大楼还在计算基地距离时,福建渔民已经习惯在钓鱼岛海域看到052D驱逐舰巡航。
最新卫星图像显示,解放军在广东沿海新建了模拟台军机场的靶场。
而美国能做的,只是不断重复“美日同盟牢不可破”的咒语,就像80年前他们在硫磺岛喊的口号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