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突然向全球抛出一项震撼提议:中国必须成为乌克兰战后安全的担保国!
这一声明瞬间搅动国际棋局——美欧刚在白宫达成所谓"欧洲出钱买武器、派兵维和"的安全方案,俄方却打出"多边平等"牌,要求中英美法共同参与保障机制。 更耐人寻味的是,中方的回应看似常规,却暗藏玄机……
拉夫罗夫的声明直击西方要害。
他在8月20日公开宣称,俄罗斯同意由"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在平等基础上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并强调联合国安理会五常必须全部参与。 这一提议直接否定了欧美试图绕开俄罗斯的单边行动——此前一天,欧洲多国刚宣布将派遣地面部队进驻乌克兰"维和",英国法国甚至计划部署数百名士兵。 俄方强硬表态:没有俄罗斯参与的方案是"空想"和"死路"。
俄罗斯的算盘打得精明。
拉夫罗夫翻出2022年伊斯坦布尔谈判的旧账,当时基辅曾提议由安理会五常加德、土等国共同担保安全,俄方如今重提此议,实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更深层动机是打破西方垄断:普京在阿拉斯加与特朗普密谈时,已明确要求中国加入担保国行列,甚至点名"土耳其也行,但重点是中国"。 俄方深知中国的中立地位与联合国维和经验(累计派遣5万人次)能制衡欧美影响力,更想将中国"捆绑"进未来乌东领土争议的决策圈。
中方的回应令外界意外。
面对俄媒记者追问,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仅重申:"中方将继续以自己的方式劝和促谈,推动危机的政治解决。 "这看似常规的表态实则暗含三重深意:婉拒直接参与军事担保,坚持不卷入大国博弈的清醒立场;强调"中国方式"的独特性,即通过人道援助、外交斡旋(如欧亚事务特使穿梭调解)劝和促谈;守住不结盟底线,避免违背"不干涉内政"原则。 俄媒Axios透露,中方私下要求任何机制必须获联合国授权,且不能强加于乌克兰。
俄罗斯为何死盯中国不放?
战场僵局是直接诱因。 乌军2025年6月的"蜘蛛网行动"重创俄战略轰炸机队,普京急需外交突破挽回劣势。 更深层的是地缘焦虑:北约吸纳芬兰瑞典后持续东扩,而俄罗斯经济受制裁重创,能源命脉已转向中印市场。 拉中国入局既能分散欧美压力,又可借中国全球声望为协议背书——毕竟中国是唯一同时与俄乌保持战略合作的大国,既与俄签有"不结盟"联合声明,又向乌提供人道援助。
欧美的方案暴露内部分裂。
特朗普一面宣称"乌克兰别想加入北约",一面承诺提供"空中支援",却含糊其辞回避具体形式(可能包括爱国者导弹、F-16协防)。 欧洲更陷入两难:法国牵头31国组成"自愿联盟"计划派兵,但德国担忧直接冲突;英国主张欧洲主导维和,却被俄方嘲讽"小不列颠人永远不会是俄罗斯朋友"。 更讽刺的是,美乌2024年签署的《双边安全协议》明文写入"乌克兰未来在北约",如今特朗普亲手撕毁这条款。
乌克兰和欧洲的矛盾心态浮出水面。
泽连斯基一面欢呼"美国成为保障方是重大进展",一面坚称"绝不割地求和"。 但他面临残酷现实:普京的停火条件包括承认俄占顿巴斯30%土地、弃入北约、定俄语为官方语言。 欧洲则焦虑美国"甩锅"——特朗普指定国务卿鲁比奥起草安全保障文件,却明言美军"不会踏上乌克兰土地",逼欧洲扛起地面部队主责。 乌媒悲观预警:若安全保障无北约第五条集体防御条款,终将沦为"纸面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