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热门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女子投资失败结束生命留120万债,儿子拼10年还清,翻出股权证愣了

发布日期:2025-08-18 21:25 点击次数:139

“你居然还有脸回来?”

村里的张婶指着刘志强的鼻子,气得浑身发抖,“你娘炒股把家底全赔光了,还欠了一屁股债,你们家现在就是咱们村的耻辱!”

刘志强低着头,默默听着这些辱骂,手里死死攥着那张银行结清证明。

十年了,整整十年,他终于还清了母亲留下的120万债务。

“娘,我做到了。”他跪在母亲的墓前,泪水终于决堤。

整理母亲遗物时,刘志强从一个旧铁盒的夹层里翻出了几张泛黄的纸。

看清上面的字迹后,他的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那是几张股权证书,上面写着“杭州绿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持股3万股”。

十年前,所有人都以为母亲张桂芳只是个痴迷股票的赌徒,败光家产后选择了轻生。

但现在这些股权证的出现,让刘志强意识到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

他打开电脑,输入公司名称,搜索结果让他整个人都呆住了。

时间回到2005年,杭州城里股票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张桂芳在镇上开了家“桂芳杂货店”,生意一直不错。

她是个要强的女人,总想着让家里过得更好。

那年秋天,邻居张婶买股票赚了五千块钱的消息传遍了整个镇子。

张桂芳听说后,眼睛亮了起来。

“张婶,你说的是真的吗?”张桂芳停下手中的活,走到张婶面前。

“我还能骗你?我买的是中国石化,一个月就涨了这么多。”

张婶得意地掏出手机,“你看,这上面写得清清楚楚。”

张桂芳盯着那个数字看了很久。

五千块钱相当于她杂货店一个半月的纯利润。

当晚她就跟丈夫刘建国提起了这事。

“老刘,要不咱们也买点股票试试?”

刘建国正在看报纸,头也没抬:“股票那玩意我不懂,你也别瞎折腾。咱们好好开杂货店,日子也过得去。”

张桂芳没再说话,但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第二天,她跟着张婶去了市里的证券营业部。

那里人声鼎沸,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期待。

张桂芳看着大屏幕上跳动的红色数字,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开户时工作人员问她准备投入多少钱。

张桂芳想了想说:“一万五。”

这是她瞒着丈夫偷偷拿出的钱,本来是准备给儿子刘志强交学费用的。

但她觉得如果能在股市里赚到钱,儿子的学费就不用愁了。

第一只股票,她买的是五粮液。

选择这只股票完全是因为她听说过这个牌子,觉得应该不会有问题。

45元买入,一个月后涨到58元,净赚3500多。

那天晚上张桂芳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3500块钱,比她开杂货店一个月赚得还多。

她开始想象,如果投入更多的钱,是不是能赚得更多?

从此张桂芳的生活重心开始转移。

她买了台二手电脑放在杂货店里,一边卖货一边盯盘。

每天早上第一件事不是进货,而是查看自己股票的涨跌。

“妈,你最近怎么总是对着电脑?”儿子刘志强放寒假回来,发现母亲变了个人似的。

“妈在研究投资。”张桂芳头也不抬,“等妈赚了大钱,你毕业后就不用找工作了。”

刘志强觉得母亲说话有些不对劲,但也没太在意。

他正忙着准备毕业论文,很快就回学校了。

2006年春天,张桂芳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

她把杂货店的流动资金陆续投入股市,账户里的钱从1.5万变成6万,再变成12万。

每一次数字的跳动,都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刺激。

她开始订阅《金融时报》,买了一堆投资理财的书籍。

虽然那些专业术语她大多看不懂,但这不妨碍她对股票的热情。

她学会了看K线图,知道了什么叫RSI,嘴里经常念叨着“超买”、“超卖”这些词汇。

杂货店的生意开始受到影响。

以前她总是起早贪黑,现在经常因为盯盘忘记进货。

有时候客人问价钱,她心不在焉地随口报个数经常报错。

“桂芳,你最近怎么了?”老顾客王大爷有些担心,“看你总是心神不定的。”

“没事没事,我在研究投资呢。”

张桂芳勉强笑了笑,“王大爷,你要不要也买点股票?现在正是好时候。”

王大爷摇摇头走了。

但张桂芳已经动了心思,她开始琢磨着怎么说服亲戚朋友也来投资。

4月份的时候,张桂芳的账户达到了18万。

她觉得自己简直就是天生的投资家。

那天晚上她终于忍不住把秘密告诉了丈夫。

“老刘,你看这个。”她兴奋地指着电脑屏幕,“我投入6万,现在变成18万了!”

刘建国瞪大了眼睛:“这钱哪来的?”

“咱们杂货店的钱,还有我这些年攒的私房钱。”

张桂芳得意洋洋,“怎么样?你媳妇厉害吧?”

刘建国的脸色变了:“桂芳,你疯了?那是咱们全部的积蓄!”

“急什么?你看看,我赚了这么多。”

张桂芳不以为然,“这些大公司的股票,怎么可能会跌?国家都在支持股市发展呢!”

刘建国想说什么,但看到妻子兴奋的样子,最终还是没说出口。

他知道张桂芳的性格,认定的事情很难改变。

整个夏天股市一路上涨。

张桂芳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6月份她做出了个大胆的决定:把杂货店抵押给银行,贷出25万继续投资。

“桂芳,这样风险太大了。”刘建国终于忍不住了,“万一……”

“万一什么?”张桂芳打断了他,“你看看我的收益率,半年时间翻了两倍多。就算股市有波动,也不可能跌多少。”

她已经把一切都计算好了。

按照现在的收益率,年底之前她的资金就能达到80万。

到时候他们就是镇上的有钱人了。

刘建国拗不过妻子,最终还是在抵押合同上签了字。

但他心里总觉得不踏实,晚上经常失眠。

张桂芳却越来越亢奋。

她开始向亲戚朋友借钱,承诺给他们月息2.5%的回报。

妹妹张桂兰借给她8万,表哥借了6万,连卖菜的王大爷都被她说动了,借了1.5万。

“姐,你可得小心点。”张桂兰有些担心,“我这钱是准备给孩子交学费的。”

“放心吧,姐什么时候坑过你?”张桂芳拍拍胸脯,“半年后连本带利都还给你。”

8月份,张桂芳的账户资金达到了90万。

她开始做更疯狂的事情:融资买股票。

券商给她的融资额度是40万,她毫不犹豫地全部用完。

这时候的张桂芳已经完全变了一个人。

她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看港股,9点半准时坐在电脑前等开盘。

中午休市的时候,她也舍不得离开电脑,总觉得会错过什么重要的消息。

她在杂货店里装了台小电视,专门用来看财经频道。

客人来买东西,她经常心不在焉,有时候找错钱都不知道。

“桂芳姐,你这是怎么了?”邻居李大妈看不下去了,“以前你多精明一个人,现在怎么整天魂不守舍的?”

“我在做大事业。”张桂芳头也不抬,“等我赚到800万,咱们全家都搬到上海去住。”

李大妈摇摇头走了。

她觉得张桂芳可能是压力太大,有些神经了。

9月初,镇上放高利贷的孙老板主动找到了张桂芳。

“桂芳姐,听说你炒股很厉害?”

孙老板笑眯眯地说,“我这里有钱,月息4%,借给你投资怎么样?”

张桂芳眼睛一亮。

月息4%虽然不低,但按照她现在的收益率,完全可以覆盖。

她毫不犹豫地借了40万。

这笔钱到账后,她立刻全部投入股市。

此时的张桂芳已经不是在投资,而是在赌博。

她开始买一些小盘股,听信所谓的内幕消息,追涨杀跌。

家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

刘建国发现妻子的状态很不对,她开始失眠,经常半夜爬起来看股票。

有时候为了个消息,她能在网上搜索几个小时。

“妈,你要注意身体。”儿子刘志强暑假回家,看到母亲瘦了一大圈,“股票的事情别太着急。”

“你们都不懂!”张桂芳变得暴躁易怒,“我现在账户里有120万了!等到年底,肯定能突破250万!”

她开始做各种各样的美梦。

250万,在2006年的小镇上,绝对是一笔巨款。

她想着给儿子在杭州买套房子,自己和丈夫也搬到城里去住。

但命运很快就给了她当头一棒。

2006年9月15日,这是张桂芳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

那天早上她像往常一样坐在电脑前等待开盘。

9点30分,上证指数开盘就跌了80多点。

张桂芳以为只是技术性调整,并没有太在意。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指数不但没有回升,反而越跌越狠。

到了收盘上证指数从1700点跌到了1620点,跌了80点。

张桂芳的账户瞬间蒸发了近十万。

她盯着屏幕上的数字,手心开始出汗。

“没事,明天肯定会涨回来的。”她这样安慰自己。

但第二天股市继续下跌。

第三天还是下跌。

整个9月股市就像开了闸的洪水,一泻千里。

张桂芳的账户从120万跌到100万,再跌到80万。

她开始坐立不安,夜里经常失眠。

一闭上眼睛,就看到绿色的K线图在脑海里翻滚。

“这只是调整,很快就会涨回来的。”她不断地重复这句话,试图说服自己。

10月初,张桂芳做出了个疯狂的决定:抄底。

她觉得股市已经跌得差不多了,现在正是抄底的好时机。

她又去找孙老板借了25万,全部用来买股票。

“桂芳,你疯了吗?”刘建国看到妻子又去借高利贷,彻底爆发了,“股票都跌成这样了,你还要买?”

“你懂什么?”张桂芳歇斯底里地喊道,“巴菲特说过,别人恐惧我贪婪!现在正是抄底的好时机!”

但股市没有给她机会。

80万跌到60万,60万跌到45万,45万跌到30万。

张桂芳开始出现明显的精神问题。

她整天对着电脑屏幕自言自语,有时候突然哭泣,有时候突然狂笑。

她开始怀疑是不是有人在故意针对她,是不是庄家在故意打压股价。

“志强,你说妈妈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有一天她突然给正在学校的儿子打电话,“为什么股票一直在跌?”

刘志强听出母亲声音里的绝望,他请了假回家。

看到母亲的样子,他吓了一跳。

短短一个月,母亲瘦了十几斤,头发也白了一大片。

“妈,要不咱们把股票卖了吧?”刘志强小心翼翼地建议。

“不行!”张桂芳激动地说,“现在卖了就是割肉,等它涨回来我就能回本了。”

她拒绝承认失败,更拒绝止损。

在她的逻辑里,只要不卖出,就不算真正的亏损。

10月底,第一个债主找上门了。

妹妹张桂兰来要那8万块钱,她家孩子需要交学费。

“姐,我也不想催你,但是孩子的学费真的等不了了。”张桂兰眼圈红红的。

张桂芳红着眼睛说:“再等等,再等等,股市很快就会涨的,到时候我连本带利都还给你。”

“可是孩子等不了啊!”张桂兰急得要哭,“这钱我也是东拼西凑借来的。”

两姐妹从小感情很好,这次却因为钱的事情吵得不可开交。

最后张桂兰哭着离开,临走时说:“姐,你真的变了,为了钱连亲情都不要了。”

接下来,表哥、王大爷、还有其他借钱的亲戚朋友都陆续上门。

他们的态度从最初的理解和同情,逐渐变成了失望和愤怒。

“桂芳,你当初可是拍着胸脯保证的。”

表哥的语气已经很不客气,“现在股票跌了,你总不能让我们跟着买单吧?”

“就是啊,我们又不炒股,凭什么要承担这个风险?”王大爷也不再客气。

面对这些债主,张桂芳只能一遍遍地道歉,一遍遍地承诺。

但她自己心里也没底,不知道这些钱什么时候能还上。

最可怕的是孙老板的催收。

10月底,张桂芳已经拖欠了一个月的利息,欠款从40万滚到了44万。

孙老板带着两个手下来到杂货店。

“桂芳,这可不像你的作风啊?”孙老板笑眯眯地说,但眼神很冷,“我的钱可不是那么好借的。”

“老板,你再给我点时间,股市马上就要涨了。”张桂芳哭着求情。

“涨?”孙老板哈哈大笑,“你看看现在股市什么样子,还指望它涨?”

他在杂货店里转了一圈,最后敲了敲收银台:“你要是再还不上钱,我就只能想别的办法了。”

从那天开始,孙老板的手下每天都来杂货店“看守”。

他们不说话,就是坐在门口抽烟。

顾客们看到这些人,都不敢进来买东西。

杂货店的生意彻底完蛋了。

张桂芳开始出现严重的精神症状。

她经常对着空气说话,说股神巴菲特来梦里教她炒股了,说国家马上要救市了。

有一天晚上,刘建国发现妻子把家里所有的镜子都砸了。

“为什么砸镜子?”刘建国问。

“镜子里的人在笑话我。”张桂芳眼神空洞,“她们说我是疯子,说我把家败光了。”

她开始害怕出门,觉得所有人都在背后指指点点。

她的体重在一个月内瘦了15斤,头发大把大把地掉落。

刘建国试图带她去看医生,但她拒绝承认自己有病。

“我没病!”她歇斯底里地喊,“是股市有病!是这个世界有病!”

2007年1月15日,农历腊月廿六,距离春节只有五天。

这天股市再次大跌,张桂芳账户里剩下的12万也跌得只剩下7万了。

更要命的是,孙老板带人上门最后通牒:“张桂芳,我已经给了你足够的时间。明天晚上之前不还钱,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当天晚上所有的债主都来了。

十几个人围坐在客厅里,每个人脸上都写着愤怒和不耐烦。

“桂芳,过年了,大家都等着钱用。”表哥首先开口,“你总得给个说法吧?”

“就是啊,我们也有家庭要养。”王大爷附和道。

“不是我们不讲情面,但你总不能让我们跟着你一起倒霉吧?”

面对十几个债主的围攻,张桂芳彻底崩溃了。

她跪在地上哭喊:“我也不想这样!我真的以为股票会涨的!求你们再给我点时间!”

“时间?你已经拖了几个月了!”

“我们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再不还钱,我们就只能采取别的办法了!”

债主们的声音越来越大,张桂芳的哭声也越来越绝望。

最后所有人都散了,留下张桂芳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客厅里。

她看着满桌子的欠条,看着电脑屏幕上那些绿得发黑的股票,突然明白了个残酷的现实:她这辈子都还不清这些债了。

1月16日凌晨,雪下得很大。

张桂芳最后一次打开电脑,看了看自己的股票账户。

7万块钱,这就是她120万投资的全部结果。

她关掉电脑,走到儿子的房间。

刘志强正在睡觉,脸上还带着稚气。

她轻轻摸了摸儿子的头,眼泪无声地流下来。

“对不起,志强。妈妈给你添麻烦了。”

她回到自己的房间,在床头柜上留下了一张纸条:

“建国,志强,我走了。120万的债,我这辈子是还不清了。抽屉里有些股票的资料,还有一些别的东西,也许将来会有用。志强,你是个好孩子,妈妈相信你。对不起……”

雪越下越大,那个寒冷的夜晚,张桂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2007年2月18日,大年初一。

本该是全家团圆的日子,刘家却在办丧事。

刘志强从学校赶回来的时候,母亲已经被送到了殡仪馆。

他看着父亲刘建国坐在角落里发呆,头发一夜之间全白了。

“爸,到底怎么回事?”刘志强的声音在颤抖。

刘建国指了指桌子上的纸条:“你妈她……她受不了了。”

刘志强拿起纸条,看完后整个人都僵住了。

120万的债务,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他一年的工资还不到2万,这意味着他要不吃不喝60年才能还清。

“债主们都来过了。”刘建国的声音很轻,“他们要我们三天内给个说法。”

刘志强看着满桌子的欠条、借据,还有那些股票交割单。

他突然理解了母亲为什么会选择这条路。

那天晚上孙老板带着人来了。

“小伙子,你妈的债,你打算怎么办?”

孙老板坐在沙发上,语气很平静,但眼神充满了威胁。

刘志强深吸了一口气:“我还。”

“你还?”孙老板笑了,“你知道是多少钱吗?75万,还在继续计息。”

“我知道。”刘志强看着孙老板的眼睛,“但我需要时间。”

“多长时间?”

“八年。”

孙老板想了想,最终点了点头:“行,看在你是个孝子的份上,我给你八年时间。但利息不能少。”

刘志强知道这是最好的结果了。

如果不答应,孙老板有的是办法让他们家鸡犬不宁。

料理完母亲的后事,刘志强面临个艰难的选择。

他刚在杭州找到份软件工程师的工作,月薪4000块,在当时已经算不错了。

但现在他必须回来承担家里的债务。

“志强,要不你就当这个家散了吧。”

父亲刘建国哭着说,“你还年轻,不应该被这些债务拖累。”

“爸,我是家里的男人。”刘志强的声音很坚定,“妈妈的债,我来还。”

他辞掉了杭州的工作,回到镇上重新开了杂货店。

原来的杂货店已经被银行收回抵债,他只能另找门面。

租金、装修、进货,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重新开业的杂货店只有15平方米,位置也不好,在镇子的边缘地带。

刘志强用仅有的2万块钱进了第一批货,大多是些低价的日用品。

每天早上5点,他就起床去县城的批发市场进货。

骑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来回30公里的路程,经常要跑两趟才能把货拉完。

冬天的时候,寒风刺骨,他的手经常被冻得通红,但不敢买手套,那要花15块钱。

杂货店从早上6点开到晚上11点,中间不休息。

刘志强自己看店,父亲刘建国身体不好,帮不了什么忙。

有时候一天只能卖出150块钱的货,除去成本,纯利润只有20多块。

“这样下去什么时候能还清债啊?”刘志强经常这样问自己。

为了增加收入,他开始做网页设计的兼职。

每天晚上杂货店关门后,他就坐在电脑前干活到凌晨2点。

眼睛经常熬得通红,颈椎也开始疼痛,但他不敢停下来。

周末的时候,他去县城的电脑培训班当老师。

来回要坐2个小时的班车,车费15块钱,但一天能赚150块,这已经相当于杂货店好几天的利润了。

2007年底,刘志强统计了一下全年的收入。

杂货店赚了2.5万,网页设计赚了1.8万,教课赚了1.2万,总共5.5万。

除去基本生活费1万,他总共还了4.5万块债。

按照这个速度,他需要27年才能还清所有债务。

这个数字让他绝望,但他没有放弃。

为了节省开支,刘志强把生活压缩到了极限。

每顿饭的成本不能超过2.5块钱。

早餐是白粥配咸菜,中餐和晚餐经常是一碗面条加一个鸡蛋。

肉类只有在身体实在撑不住的时候才会买一点。

衣服是从批发市场买的最便宜的货,一件T恤12块钱,一条裤子25块钱。

一套衣服要穿到实在不能穿了才会扔掉。

他给自己定了个规矩:绝不买任何不必要的东西。

连牙膏都要算着用,一管牙膏要用两个月。

最难熬的是夏天。

杂货店里没有空调,只有一台破旧的风扇。

温度高达37度的时候,他依然要在闷热的店里坐一整天。

汗水把衣服浸透了又干,干了又浸透,在衣服上留下白色的盐渍。

冬天更难受。

为了省电费,杂货店里不开暖气。

刘志强经常坐在店里瑟瑟发抖,手脚都生了冻疮。

但即使这样,他也舍不得买一双好一点的棉鞋。

2009年春天,女朋友赵晓燕提出了分手。

这对刘志强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

“志强,我真的等不了你了。”赵晓燕哭着说,“我们交往三年了,但我看不到任何希望。你什么时候能还清债务?我们什么时候能结婚?”

刘志强想说什么,但最终什么也没说。

他知道赵晓燕说得对,以他现在的状况,确实给不了她想要的生活。

那天晚上刘志强一个人坐在杂货店里哭了很久。

这是母亲去世后,他第一次哭。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和绝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镇上的人开始用异样的眼光看刘志强。

“那不是欠了一屁股债的刘家小子吗?”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

“听说他妈妈炒股亏了几百万,最后自杀了。”

“这种人家的孩子,还是离远点好。”

一些年轻人更是直接避开他。

以前的同学聚会,再也没人邀请他参加。

偶尔在街上遇到,对方也只是匆匆打个招呼就走了。

最让他难受的是,连一些老顾客也开始对他敬而远之。

“志强,不是大婶不相信你。”

卖菜的李大婶有一天这样对他说,“但你家现在这个情况,万一哪天杂货店开不下去了,我们的货款怎么办?”

从那以后很多供货商都要求刘志强现金结账,不再给他任何账期。

这让本来就紧张的资金流变得更加困难。

2013年底,刘志强做了个重要决定:学习电商。

他花了400块钱报了个网络营销的培训班。

这400块钱对他来说是一笔巨款,相当于他八天的生活费。

但他觉得这是必要的投资。

刚开始做电商的时候,刘志强完全是个门外汉。

他不懂运营不懂推广,连拍照都不会。

第一个月网店的销售额只有150块钱。

但他没有放弃。

他白天经营实体杂货店,晚上学习电商知识。

每天睡眠时间不到5个小时,眼睛经常布满血丝。

慢慢地他开始找到了门道。

他发现镇上的土特产在网上很受欢迎,于是开始帮农户代销农产品。

第一次直播的时候,刘志强紧张得说话都结结巴巴。

直播间里只有2个人,还有1个是机器人。

但他坚持了下来,每天晚上都直播一个小时。

2014年,刘志强的电商业务开始有了起色。

虽然收入还不多,但他看到了希望。

同时凭借大学学到的计算机知识,他承接了县里几个政府网站的维护工作。

这些工作技术含量不高,但收入稳定,每个月能带来6000块的额外收入。

2015年,刘志强的年收入达到了12万。

这在小镇上已经算是不错的收入了。

他开始加快还债的速度,每个月能还1万。

2016年,直播带货开始兴起。

刘志强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机会。

他开始认真学习直播技巧,研究如何做好农产品推广。

凭借多年的电商经验和对本地产品的了解,他的直播间逐渐有了固定的观众。

2017年,一场直播中,刘志强推广的本地蜂蜜突然火了。

一晚上卖出了1500瓶,纯利润超过8000块钱。

那天晚上他激动得睡不着觉。

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农户找他合作。

他的收入开始快速增长,2017年年收入达到了20万。

2018年,刘志强成立了自己的农产品电商公司。

虽然规模不大,但已经有了正规的团队和固定的客户群体。

2019年疫情期间,线上消费爆发式增长。

刘志强的业务也跟着水涨船高,年收入达到了25万。

孙老板也对他刮目相看:“小伙子,你真的很不错。说实话,当初我以为你最多坚持三年就放弃了。”

“我答应过的事情,一定会做到。”刘志强的声音依然坚定。

2019年,刘志强已经33岁了。

十年的重压,让他的头发开始变白,脸上也多了很多皱纹。但他的眼神依然坚毅。

这一年他的年收入达到了28万。

按照这个速度,他很快就能还清所有债务了。

2020年,刘志强还清亲戚的债务,刘志强把最后一笔钱递到妹妹张桂兰手里时,两人的手都在抖。

张桂兰抹着眼泪说:“姐夫,这些年你受的苦,我都看在眼里。”

她攥紧那叠钱,指节发白,“姐要是在天有灵,肯定得好好谢你。”

那是2021年冬天的事。

刘志强还清银行贷款那天,柜台里的工作人员特意把结清证明递到他跟前:“刘先生,像您这样坚持十年还债的,真不多见。”

2022年腊月二十三,刘志强把孙老板的七十五万高利贷结清了。

这个在城西混了二十多年的放贷人,破天荒站起来跟刘志强握了手。

“后生可畏。”孙老板的虎口有道疤,握手时硌得刘志强生疼,“十年啊,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当晚下着雪,刘志强踩着积雪往母亲坟前走。

他蹲下身用打火机点香时火苗总被风吹灭,点了三次才成功。

“妈。”他跪在湿漉漉的雪地上,“债都还清了。”

喉咙突然哽住,十年里第一次在母亲坟前掉眼泪。

雪粒子打在脸上,和泪水混在一起。

回到家刘志强翻出记账本。

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记着每笔还款:2013年4月还王叔两万,2015年春节前还表舅三万五……最后一页写着“2022.1.25 孙老板 750000”。

“该过自己的日子了。”他摸着账本封面,牛皮纸已经被摸得发亮。

装修队进驻那天,父亲刘建国坐在藤椅上监督。

老人戴着老花镜,看工人拆老式吊灯时直摇头:“这灯是你妈当年在百货大楼排了三小时队买的。”

刘志强正往纸箱里装旧书,闻言手顿了顿。

书堆里掉出本泛黄的相册,第一张是母亲抱着周岁的女儿在公园照相,背后是1985年的日历。

“爸,您歇着,我来收拾。”刘志强把相册塞回箱子,转身继续整理母亲留下的樟木箱。箱底压着几本账本,红格纸上记着“98年志强学费800”“02年建房材料费23000”……

第三天下午,刘志强在衣柜最底层摸到个铁皮盒。

盒子生锈了,他用力一掰,盒盖“嘎吱”一声开了。

里面堆着些股票认购证和交割单,最底下压着个牛皮纸信封。

“这是……”刘志强抽出信封里的文件,纸页已经泛黄,但“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证书”几个黑体字清晰可见。

他戴上眼镜仔细看:杭州绿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持股三万股,签发日期2006年3月10日。

“爸!”刘志强举着证书冲进客厅,“您看这个!”

刘建国扶了扶老花镜,眯着眼睛念:“绿源生物……哦,想起来了!你妈当年听人说这公司要上市,把存折里的钱都取出来买了原始股。”

“她没跟我说过。”刘志强摸着证书上的母亲签名,指腹划过凹凸的笔迹。

“你那时候刚工作,她怕你担心。”刘建国咳嗽两声,“我记得她还说,等公司上市了,要给你在城里买套房。”

刘志强盯着股权证书上的公司名称:杭州绿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十年过去了,这个公司还存在吗?

这些股份还有价值吗?

他打开电脑,在搜索框里慢慢输入“杭州绿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几个字。

手指在回车键上停顿了几秒,他深吸了一口气,按了下去。

搜索结果瞬间出现在屏幕上,刘志强感觉天旋地转,他扶着桌子站起来,又重重地坐了下去。

刘志强的眼眶开始发热,但眼泪流不出来。

这种震惊已经超越了哭泣,超越了任何情感表达。

他只是坐在那里,呆呆地看着电脑屏幕,看着那些让人难以置信的数字。

“这……这是真的吗?”

屏幕上的信息显示,杭州绿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2008年成功上市,并且经过多次的股权拆分和配股,如今每股的价格已经飙升至数百元。刘志强粗略估算了一下,母亲持有的三万股,如今的价值已经超过了一千万元。

“这……这怎么可能?”刘志强喃喃自语,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十年前,母亲因为炒股失败而选择了轻生,留下的只有巨额的债务和无尽的耻辱。但现在,这些被遗忘的股权证书,却揭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真相。

他迅速翻阅着网页,试图找到更多关于这家公司的信息。原来,杭州绿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上市后,凭借其领先的生物技术和稳定的市场表现,股价一路飙升,成为了行业内的佼佼者。而母亲张桂芳,竟然在十年前就慧眼识珠,买下了这家公司的原始股。

“爸,你快来看!”刘志强激动地喊道,声音因为过于激动而有些颤抖。

刘建国缓缓走过来,戴上老花镜,仔细地看着屏幕上的信息。他的脸上逐渐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最后,他猛地一拍大腿,哈哈大笑起来:“哈哈,你妈她……她竟然还留了这么一手!”

“是啊,妈她……”刘志强说着,眼眶又开始发热。他想起母亲生前那些日日夜夜的辛劳和付出,想起她因为炒股失败而承受的巨大压力和痛苦,想起她最后选择的那条不归路。如果母亲知道这些股份如今的价值,她还会做出那样的选择吗?

“志强,你打算怎么办?”刘建国突然问道,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期待和不安。

刘志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说道:“爸,我想先弄清楚这些股份的具体情况,看看能不能变现。然后,我想用这些钱来改善我们的生活,还有……我想为妈做点什么。”

“好,好孩子。”刘建国拍了拍刘志强的肩膀,“你妈在天之灵,一定会感到欣慰的。”

接下来的几天里,刘志强忙得不可开交。他联系了杭州绿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证券部,咨询了关于股份变现的事宜。对方告诉他,由于这些股份是原始股,且已经过了锁定期,因此可以随时在二级市场上出售。刘志强又咨询了律师和财务顾问,了解了相关的税务和法律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他也逐渐揭开了母亲当年购买这些股份的真相。原来,母亲在听说了杭州绿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潜力后,不仅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还向亲戚朋友借了不少钱,才买下了这三万股原始股。她原本计划等公司上市后,用这些钱来改善家庭的生活条件,给儿子在城里买套房,让丈夫过上更好的日子。

然而,命运却跟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在她购买股份后不久,股市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暴跌。她的账户里的资金从一百多万跌到了几十万,最后甚至只剩下几万块钱。她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更无法面对那些债主和亲戚朋友的指责和嘲笑。最终,她选择了轻生,留下了年幼的儿子和年迈的丈夫来承受这一切。

“妈,你为什么不告诉我呢?”刘志强在心里默默地问道,“如果你告诉我这些股份的存在,哪怕只是给我一点希望,我也不会让你走上那条不归路啊。”

然而,时光不能倒流,历史也无法改变。刘志强只能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并努力向前看。

经过一番周折和准备,刘志强终于决定出售这些股份。他在证券公司的帮助下,开设了证券账户,并委托了专业的券商来操作这笔交易。由于这些股份数量较大,且市场关注度较高,因此出售过程并不顺利。但经过几轮的谈判和协商,最终还是以一个相对满意的价格成交了。

当刘志强看到账户里的那串长长的数字时,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千多万,这是一个他曾经连想都不敢想的数字。但现在,它却真实地存在于他的账户里,等待着他去支配和使用。

“志强,你打算怎么用这些钱?”刘建国再次问道,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期待和好奇。

刘志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说道:“爸,我想先给你买套房子,让你住得舒服点。然后,我想把杂货店扩大规模,做成一个连锁超市。还有,我想成立一个慈善基金会,用这些钱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好,好孩子。”刘建国听了刘志强的话,感动得热泪盈眶,“你妈要是知道你现在这么有出息,她一定会感到无比骄傲和欣慰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刘志强开始忙碌地实现自己的计划。他首先在城里买了一套宽敞明亮的房子,让父亲住进了新家。然后,他开始着手扩大杂货店的规模,聘请了专业的管理团队和营销人员,将杂货店改造成了一个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超市。

在超市的开业典礼上,刘志强邀请了镇上的亲朋好友和邻居们来参加。他站在台上,看着台下热闹的场景和人们脸上的笑容,心里充满了满足和幸福。

“各位亲朋好友,邻居们,”刘志强拿起话筒,开始发表讲话,“今天,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日子。我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完成了母亲的遗愿。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不要放弃希望和努力。因为,只要你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人们纷纷向刘志强表示祝贺和赞赏,称赞他是一个有出息、有担当的好青年。

除了扩大超市规模外,刘志强还积极投身于慈善事业。他成立了一个以母亲名字命名的慈善基金会,专门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和帮助弱势群体。他亲自参与了基金会的各项活动和项目,深入了解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的生活和困境。他用自己的行动和善举,传递着爱和温暖,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志强的超市逐渐在周边地区打开了知名度,生意越来越红火。而他的慈善基金会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成为了当地一个知名的公益品牌。

然而,对于刘志强来说,这些成就和荣誉并不是最重要的。他最珍惜的是那些与家人共度的时光,以及那些能够帮助他人、回馈社会的机会。他深知,自己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离不开母亲当年的远见和牺牲,也离不开父亲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鼓励。

因此,在每年的母亲忌日和清明节时,刘志强都会带着父亲和家人去母亲的墓前祭拜和扫墓。他会向母亲汇报自己的近况和成就,也会向母亲表达自己的感激和思念之情。

“妈,你看到了吗?”刘志强站在母亲的墓前,轻声说道,“我现在过得很好,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我知道,这一切都是你给我的。我会继续努力下去,不辜负你的期望和嘱托。”

说完这些话后,刘志强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转身离开了墓地。他知道,母亲虽然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她的精神和爱却永远留在了他的心中,激励着他不断前行和奋斗。

在未来的日子里,刘志强将继续秉持着母亲的遗志和自己的理想,努力经营好自己的超市和慈善基金会。他相信,只要心中有爱和希望,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而他也将用自己的行动和善举,继续传递着爱和温暖,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