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热门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外卖“双标”门:舌尖上的信任危机与治理破局

发布日期:2025-07-26 19:55 点击次数:140

近日,《法治日报》一则调查报道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同一家餐饮店内,堂食与外卖存在系统性“双标”操作。河北廊坊一家烤串店老板面对记者,坦率指向两个冷藏柜——柜中新鲜羊肉串血色鲜润、蔬菜水灵,专供堂食;而外卖订单则统一采用冷冻肉串,经油炸、电烤后8分钟即可出餐,老板直言:“冷冻肉提前腌制,加了不少香料,就算配送后口感变差,顾客一般也吃不出来。”这一现象并非孤例,记者在北京、天津、河北多地调查发现,堂食与外卖的差异化操作已成为行业普遍策略,从食材品质、加工流程到分量价格均存在显著区别,形成一条隐蔽的“双标”产业链。

一、“双标”操作:系统性差异侵蚀消费公平

食材与工艺的全面降级堂食与外卖的差异首先体现在食材来源与加工方式上。堂食主打新鲜现制:烤串用当天现宰羊肉,蔬菜现洗现烤;炒菜则现场开火烹制。而外卖则普遍采用低成本替代方案:肉类多为冷冻品,炒菜实为预制菜加热(如红烧肉、糖醋排骨等“硬菜”),食用油从堂食的压榨花生油降级为桶装调和油,米饭也从新米替换为陈米。加工流程也被大幅压缩:堂食烤串需炭火慢烤15分钟并刷酱三次,而外卖则采用“油炸+电烤”2分钟速成工艺,仅刷一次预制酱料。这种工艺差异直接导致风味流失,但因重料腌制和配送时效限制,消费者难以察觉。

价格与分量的隐蔽陷阱价格层面存在结构性加价:酒水饮料成为重灾区,外卖价格普遍比堂食高近50%(如可乐堂食3元、外卖5元),且标注“单点不送”。更隐蔽的是分量缩水:某川菜馆的“鱼香肉丝”外卖分量比堂食少20%-30%,餐盒底部设计成凹陷状掩盖差异,厨师坦言此为“行规”。此外,劣质餐具问题突出:抽查的20份外卖中,60%的塑料餐盒存在变形或异味,40%的一次性筷子带毛刺或霉点,安全风险远高于堂食消毒餐具。

表:堂食与外卖成本与品质对比示例(以糖醋排骨为例)

项目 堂食现制 外卖预制 差异幅度

食材成本 8元(鲜排骨) 5元(预制包) 降低37.5%

人工与时间成本 需厨师现炒 加热5分钟 减少80%

月均节省 - 约1.5万元 (日均百单店)

二、“双标”根源:平台挤压、监管失位与恶性循环

平台机制催生畸形成本转嫁商家普遍将“双标”归因于生存压力。“不搞双标,就活不下去”成为高频解释。一份30元外卖套餐,扣除平台抽成(年年在涨)、包装费、满减补贴及配送成本后,净利润仅5.5-7元,而堂食同类菜品净利润可达12元。更关键的是,促销成本主要由商家承担:例如一笔22.9元订单,商家需补贴11.5元(含配送费4元、红包7.5元),平台仅补贴3.5元。若不参与活动则流量骤减,倒逼商家从食材上压缩成本。

算法规则助长“劣币驱逐良币”平台的时效压迫进一步激化矛盾。某连锁品牌区域经理透露,平台要求“95%以上订单限时送达”,导致现做根本来不及,预制菜成为唯一选择。同时,低价竞争生态使诚信商家难以生存:河北某麻辣烫店老板展示平台页面,同类店铺最低客单价已压至12元,“不用冻品、不减分量根本做不到”。这种环境下,信息不对称成为欺诈温床:消费者无法监督后厨,取证困难,维权成本远超一顿饭钱,多数人选择沉默。

#AIGC热点大赛#

三、破局路径:从共治到法治,重建信任生态

强化平台“守门人”责任平台需打破算法黑箱,强制透明化标注商品属性(如“预制菜”“冷冻复热”)。试点数据表明,标注后预制菜订单下降23%,投诉量减少67%,证明信息透明可有效管理预期。同时,应公开抽成规则与评分机制,限制“唯时效论”的惩罚条款,避免变相逼迫商家偷工减料。王启梁教授建议制定包装费统一标准,禁止强制捆绑收费,从源头减少成本转嫁动机。

构建协同监管与惩戒体系法律层面须提高违法成本:对多次违规商家适用“退一赔十” ,纳入失信名单并实施跨部门联合惩戒。付昭华律师呼吁推广“明厨亮灶”线上化,允许消费者实时查看后厨,并建立“吹哨人”制度,激励骑手、员工内部举报。此外,可探索消费者集体诉讼机制,破解个体维权动力不足的困境。

表:治理“双标”乱象的多方责任框架

责任主体 核心措施 预期效果

平台 强制标注食材/工艺属性 消除信息不对称,引导理性选择

规范促销规则与包装费 减少商家隐性成本负担

监管部门 建立“吹哨人”举报奖励制度 强化内部监督,降低执法取证成本

推行线上“明厨亮灶”认证 实现加工过程可视化

商家 承诺“同质同标”并公示 重建消费者信任,提升品牌溢价

消费者 积极投诉、选择透明化商家 倒逼行业合规化

当冻品伪装鲜肉成为潜规则,当包装费逼近食材成本,这不仅是对消费者权益的践踏,更是对餐饮行业根基的腐蚀。堂食与外卖的“双标”本质是数字时代餐饮信任体系的坍塌预兆——它暴露了平台资本裹挟下商家的生存困境、监管对技术性欺诈的滞后,以及消费者在算法牢笼中的无力感。破局之道不在道德说教,而在构建“透明-制衡-惩戒”的治理三角:以强制性信息公示粉碎灰色空间,以算法民主化缓解商家压迫,以惩罚性赔偿重塑法律威慑。唯有如此,才能让每一份外卖不再是“开盲盒”式的冒险,而是与堂食同等的、带着烟火气的安心承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学予明天

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