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早高峰的人堆里,穿着笔挺西装的程序员小王被挤得前胸贴后背。
他背包上那只掉漆的皮卡丘挂件跟着人群晃来晃去,时不时撞在前排大叔的公文包上。
旁边挎着菜篮子的大妈斜眼瞅了瞅,鼻子里哼出一声:"这么大个人还挂这种小孩玩意儿,也不嫌害臊。"
小王没吭声,只是把皮卡丘往怀里护了护。昨晚加班到凌晨三点,改完第十二版代码后他差点把显示器砸了,最后是捏着这只从大学用到现在的皮卡丘耳朵才冷静下来。这种时刻谁还管什么面子,能让自己别当场崩溃就是胜利。
这不是什么稀罕事。咖啡师小林帆布包上拴着的星黛露耳朵都快磨秃了,那是分手时前任留给她唯一没扔的东西。超市收银李姐腰间别的毛绒小熊挂件,是她上小学的女儿用零花钱买的生日礼物。这些看似幼稚的小玩意儿,在成年人世界里扮演着意想不到的重要角色。
最新数据显示,治愈系挂件在过去三年销量暴涨三倍,买主里80后90后占了七成多。这年头谁还没点压力啊?房贷车贷像两座大山压在肩上,办公室里明争暗斗天天上演宫斗剧,回家还要应付催婚催生的三姑六婆。成年人活得跟个陀螺似的,总得找点让自己喘口气的法子。
健身教练张猛块头大得能单手拎起俩哑铃,他健身包上却挂着个粉色hello kitty。每次学员笑他,他就咧着嘴说:"哥练完二头肌也需要萌物治愈懂不懂?"这话不假,上周有个会员非要退课闹到经理那儿,他蹲在更衣室对着小猫挂件叨叨了十分钟才没冲出去打人。
日本有个叫"成人退行"的心理学说法,意思是压力大的时候人会不自觉地找回小时候的习惯找安慰。跟现在年轻人流行买怀旧零食、收集干脆面卡片一个道理。北京协和医院的心理医生王主任接过不少案例,有上市公司高管办公桌上摆满哆啦A梦手办的,也有律师在法庭休息室偷偷玩指尖陀螺的。
这些挂件更像是成年人的护身符。做设计的刘姐每次去见难缠客户,都要摸摸包上女儿给她串的塑料珠挂坠。那手感让她想起小姑娘软乎乎的小手,再刁钻的甲方要求好像也没那么难应付了。就像四川人吃火锅要配冰粉,上海人吃小笼包要蘸醋,总得有这么个能中和苦味的搭配。
早年间年轻人标新立异穿破洞牛仔裤,现在大家更爱在不经意的地方藏点小心思。程序员小杨的工牌上别着魔兽世界徽章,财务总监的钥匙扣是限量版海贼王路飞。这些东西就像暗号,懂的人自然懂,遇到同好相视一笑比喝酒还来劲。
某心理咨询机构做过调查,超过六成受访者承认这些小物件确实能缓解焦虑。现在连医院儿科都开始用卡通挂件安抚小病人,有个三甲医院的护士长说,科室里医生们的听诊器上全是各种卡通装饰,小患者看见都不怎么哭闹了。
三十年前流行喇叭裤标榜个性,现在大家用这些小挂件默默宣示自我。菜市场卖猪肉的老陈腰上挂着个钢铁侠,是他儿子用第一个月工资买的。隔壁摊卖豆腐的老板娘笑他老不正经,他一边剁排骨一边回嘴:"咋啦?卖肉的就不能喜欢超级英雄?"
这些零零碎碎的小东西构成了现代人的情绪防空洞。就像重庆人离不了辣椒,山西人吃饭要倒醋,总得有这么个能让自己舒坦的习惯。压力山大的日子里,瞥见包上那个咧嘴笑的卡通脸,突然就觉得还能再扛一会儿。
这篇文章只是用来传递积极的能量,没涉及到那种很低俗或者违反规定的东西。要是有侵权的情况,就跟我们联系,我们会马上把相关内容删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