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美加税那天,朋友圈一片哀嚎,结果三个月后,他们先低头。”
那天我在地铁里刷手机,满屏都是“完了完了,出口要崩”。隔壁大叔嗓门大得整节车厢都听见:“美国一抬手,咱们就得跪!”我耳机里放着歌,心里却想:跪?谁跪还不一定。
三个月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悄悄发了个声明,说“部分商品暂缓加税”。用词客气得像求人。那天我下班路过便利店,老板娘一边扫码一边嘟囔:“奇怪,美国大豆怎么突然便宜了?”我笑了笑,没说话。
很多人以为打仗就是飞机大炮,其实最狠的招是让你买不到东西,或者卖不出东西。美国想靠关税卡脖子,结果发现卡的是自己。中国反手一个“不买了”,美国农场主先慌了——仓库里大豆堆成山,猪都饿瘦了。
这事得从根上聊。以前咱们种地吃饭,王朝更替就一个原因:地越来越少,人越来越多。地主把地圈走,农民没活路,只能抄家伙。现在不一样,地还是那些地,但工厂比农田多。种地不赚钱,开厂才赚钱。土地兼并?不存在的,现在抢的是订单。
工业立国的好处,说人话就是:以前靠天吃饭,现在靠机器吃饭。机器不吃雨不吃风,只要电和原料。电咱们有,原料全世界买。美国不卖?找巴西。巴西不卖?找俄罗斯。总有一款适合你。
再说个细节。去年我点外卖,烧烤店送的小铁签子锃亮,不是以前那种竹签。老板嘿嘿一笑:“铁签子便宜,用完回收洗洗继续用。”我问:“不亏本?”他指了指后厨:“铁厂就在隔壁镇,一卡车一卡车拉,比竹子还便宜。”
这就是工业体系的恐怖之处。一部手机几千个零件,不出省就能凑齐。一辆汽车几万个零件,长三角转一圈就齐活。创意?今天画图纸,明天隔壁厂就能打样。美国?他们连口罩都得从中国进口。
贸易战开打前,G7开会不带中国玩。现在?G7变G2。美国想拉小圈子,结果发现圈子里的兄弟都在偷偷和中国做生意。德国车厂在中国建厂,法国奢侈品靠中国代购回血,日本半导体出口一半靠中国。嘴上骂骂咧咧,身体很诚实。
美国最难受的是美元。以前美元说啥是啥,现在人民币也敢喊价。中东买石油用人民币,俄罗斯卖天然气用人民币,连巴西大豆都收人民币。美国急了:你们怎么不讲武德?人家摊手:你给不了我想要的,人民币能。
美债更尴尬。36万亿的窟窿,利息都快付不起。以前大家抢着买,现在偷偷卖。中国手里美债最多,哪天大手一挥,其他国家跟不跟?跟了,美元崩;不跟,自己亏。左右都是死。
美国国内更热闹。德州天天喊独立,加州要单干,纽约州琢磨着怎么多收税。以前靠美元霸权吸血全世界,现在血包要跑。国内矛盾压不住,不用打,自己先裂。
有人问:中国怎么赢的?其实没赢,只是没输。美国想让我们回到“用八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的年代,结果发现我们飞机自己造了,衬衫也不爱造了。盾构机、核磁共振、芯片,能国产的都国产了。不能国产的,先买别人的,再慢慢琢磨。
最绝的是稀土。美国高科技离不开这玩意,中国一收紧,美国军工先喊疼。F35发动机缺零件,问盟友要,盟友说:我也从中国进的。绕了一圈,还是绕不开。
现在回头看,贸易战就像一场考试。美国出题:加税、禁运、拉黑。中国答题:自产、换市场、人民币结算。交卷那天,美国发现自己不及格。
未来?美元霸权崩不崩不知道,但人民币肯定越来越硬。美债抛不抛看心情,但手里筹码越来越多。美国想再掀桌子,得先问问自己的农场主、硅谷、华尔街答不答应。
世界就这么现实,谁有货谁说话硬气。以前我们求着卖,现在别人求着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
你觉得美元还能撑几年?
#新作者流量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