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个朋友老李,去年9月24日闭着眼睛买了三只小市值科技股,然后就去忙别的了。结果今年打开账户一看,三只里居然有两只是翻倍的,有一只还涨了七倍多。他自己都懵了,说完全是运气。这一年里,A股居然有1500多只股票翻倍,平均每三只股票里就有一只翻倍股。
还有三只股票涨了超过十倍,最猛的上纬新材涨了1753%,你要是投了10万块,现在就变成180多万了。但老李也说,要是他当时买的不是那三只,而是拿着地产股,那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市场就是这么撕裂,科技股涨上天,传统板块却一动不动。
2024年9月24日那天,A股市场因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突然爆发,大盘蹭蹭往上涨,很多人都说那就是新一轮牛市的起点。到现在整整一年了,回头看,创业板指、科创50、北证50和微盘指数这几个指数涨幅都超过了100%。机器人、半导体、创新药这些赛道轮番上涨,把结构性牛市推得火热。
全市场个股的平均涨幅达到了84.2%,中位数也有58.6%。超过1500只股票价格翻了一倍以上,其中170只涨幅超过300%,42只超过500%。最夸张的是,上纬新材、ST宇顺和胜宏科技这三只股票涨幅都超过了1000%,成了这轮行情里的“涨幅王”。涨幅排名前30的股票里,有12只来自科创板,说明这轮行情里科技主线特别强。
看看这些涨得猛的股票,大多都有一些共同点:市值小,启动时市值往往不到50亿元;题材吸引人,比如涉及机器人、半导体、创新药、固态电池这些热门概念;还有政策支持,人工智能、机器人、创新药等领域今年多次得到政策明确支持,虽然有些公司现在赚钱不多,但大家看好它们的高成长性,资金就愿意往里冲。比如涨了1753%的上纬新材,属于基础化工和新材料概念;涨了831%的仕佳光子,是光通信的核心标的;涨了768%的东芯股份,是存储芯片的细分龙头,都符合这些特征。
不过市场也不是全盘大涨,还是有240只股票下跌,大概占总数4%,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传统建材和部分消费板块。跌幅超过20%的股票不到68只,9只跌幅超过50%,跌幅最大的基本都是ST股票。
这一年,A股市场的市值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总市值突破了100万亿元,电子行业的总市值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了银行业,成了A股市场的市值新霸主。寒武纪的股价一度超过贵州茅台,ETF规模也突破了5.31万亿元。
一年前,A股只有9家万亿市值的公司,几乎全被银行、非银金融、石油石化这三个行业包揽,只有贵州茅台一家食品饮料企业市值过万亿。现在,万亿市值企业增加到13家,宁德时代最近又创了新高,重回万亿市值阵营。电子行业的两个巨头工业富联和中芯国际总市值也突破了万亿。
主要股指的权重股市值排名也在这次行情中洗牌。AI算力行情持续发酵,最近还在加速上涨,中际旭创、新易盛、胜宏科技这些股票接连创历史新高,让创业板市值前五的格局都变了。到9月22日收盘,中际旭创和新易盛分别是创业板市值第二和第四,胜宏科技排第七。一年前,新易盛排第12,胜宏科技根本不在前30名里。
千亿市值俱乐部增加了55只股票,是推动A股总市值突破百万亿的重要力量。到2025年9月22日收盘,A股总市值117.75万亿元,千亿市值股有169只,合计市值57.23万亿元。对比2024年9月24日,A股总市值81.75万亿元,千亿股114只,合计市值39.58万亿元。
ST宇顺从年初以来涨幅惊人,股价累计涨了近10倍,成了今年仅次于上纬新材的“十倍股”。从4月10日开始的一轮暴涨行情里,这只股票在25个交易日里拿了22个涨停板,股价从低位一路飙升,市值从12.7亿元涨到超过100亿元。市场对ST宇顺的炒作主要围绕它的重大资产重组预期。ST宇顺打算用33.5亿元现金收购中恩云等三家数据中心公司100%股权,这些标的公司共同运营约8000个机柜的数据中心项目。这个跨界收购被市场视为公司从传统液晶显示屏制造向高景气数据中心领域转型的重要一步,加上数字经济和算力概念热度高,吸引了很多资金关注。
胜宏科技的市场炒作核心逻辑在于它深度绑定英伟达等头部客户,成了AI算力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根据2025年9月12日的投资者关系记录,胜宏科技的AI算力卡、AI Data Center UBB&交换机市场份额全球领先,和英伟达、特斯拉、AMD这些头部客户深度合作,70层以上高多层板已经量产,惠州、泰国、越南的新产能陆续释放。
到2025年9月19日收盘,上证指数报3820.09点,深证成指报13070.86点,创业板指报3091.00点,沪深300指数报4501.92点,北证50指数报1578点,科创50指数报1362.65点。过去一年里,多个重要指数翻倍。Wind数据显示,从去年“”行情以来,上证指数累计涨了39%,深证成指累计涨61.7%,创业板指累计涨约102%,沪深300指数累计涨40%,科创50指数累计涨112%,北证50指数累计涨了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