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热门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工作签证10万美刀一份?特朗普新规出台,中方:欢迎优秀人才来华

发布日期:2025-10-09 05:09 点击次数:180

10万美刀一张工作签证?特朗普突然砸出的新政,让硅谷瞬间乱了阵脚。而中方此事却发出“欢迎优秀人才来华”的信号,中美对人才的态度为何走向两个极端?

【9月20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美国将对H-1B签证申请者收取10美元费用】

9月20日,新华社、中新社等媒体报道称,美国总统特朗普19日毫无预兆地签署公告,将H-1B签证申请费用从原本的数千美元飙升至10万美元,首次申请和续签全都适用,理由是“确保引进的是美国人替代不了的顶尖人才”。

与此同时,他还推出了“黄金卡”,顾名思义就知道要花很多钱,个人交100万美元,企业的话需要500万美元就能帮助员工快速拿到签证。这实际上说的直白一点,就是企业和个人合伙花钱开了个会员,有会员的先办理。

针对特朗普政府的这一政策,我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9月22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对美国的政策我们不作评论。

【有关该行政令特朗普自己发的解释和呼吁】

这话说的没毛病毕竟,中国向来不干涉他国内政,而这项签证政策是美国自己的事,跟中国没有关系,也不涉及到中国的利益。

不过,发言人话锋一转,明确表示“中国欢迎全球各行业各领域优秀人才来华”。这是顺便在公开场合借助全球各大媒体打个广告,向全球的优秀人才精英们挥手:“中国欢迎你们”。

特朗普政府出台这么个看似不太精明的政策说白了,就是想用高价给外国人才设道硬门槛,但这其中也充斥着精明的算计,是特朗普为美国挣钱的一环。

此前H-1B签证的基础申请费、反欺诈费等各项费用加起来通常超不过5000美元,这次直接涨到 10万,涨幅足足20倍以上,而且是“按年计算”,意味着员工留任几年就要交几次。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白宫记者会上说得更直白,就是要让企业“好好掂量这个人值不值得每年花10万美元”,言外之意再清楚不过——想省这笔钱?那就雇美国人。

更耐人寻味的是配套的“黄金卡”政策,把签证和掏钱多少直接挂钩,彻底让美国长期标榜的“人才优先”变了味,露出了赤裸裸的功利底色。

对于这项政策,要说受冲击最大的当属依赖H-1B签证的科技巨头。亚马逊、微软、谷歌三家企业每年的H-1B签证申请量加起来超过4万份,仅亚马逊一家公司每年就有1.4万份签证要受到影响,算下来这些公司加一起每年要多掏14亿美元给政府,这可不是笔小数目。

微软公司法务部门已经紧急开会评估,考虑将部分软件开发岗位转移到加拿大温哥华的研发中心,那里的技术移民政策对外国人才更为友好。

而一些初创科技公司更是直接陷入绝望,旧金山一家专注AI算法的初创企业CEO直言,“10万美元的费用直接掐死了我们招海外工程师的可能,只能眼睁睁看着项目停滞”。

更有意思的是,H-1B签证持有者中70%来自印度,11.7%来自中国,这些群体大多从事信息技术、工程等领域的基础研发工作,并非所谓“可被美国人替代的岗位。

但问题来了,美国这招真能留住本土创新活力吗?看看中国这边,大门正越开越大,态度反差极其明显。

近年来中国针对外籍人才的便利措施一直在升级:2024年更新的《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管理办法》明确对高端人才实行“材料简化、加急审批”,最快3个工作日就能拿到工作许可,比之前缩短了整整10天。

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这些重点区域,外籍人才不仅能享受社保缴纳互认,其子女还能就近入读国际学校,解决了人才的后顾之忧。

要是带着核心技术项目来华创业,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直接给最高500万元的启动资金支持,部分高新区还提供免费的办公场地。

2024年全年来华工作的外籍高端人才数量同比增长23%,其中来自美国、欧洲的科技人才占比提升了17%。对比美国的“花钱买准入”,中国的逻辑其实很清晰——要的是人才创造的价值,而不是用金钱把人才挡在门外。

特朗普的“高价签证”和中国的“开门迎客”,说到底是两种发展逻辑的碰撞。美国想靠成本壁垒护着本土利益,可正美媒所担忧的,这么做恐怕很难避免企业把研发岗位搬到海外——毕竟10万美元的成本压力下,对于不少公司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而中国以开放姿态吸引全球人才,既刚好补上了自身在关键领域的发展短板,也顺应了人才跟着机遇走的客观规律。

其实稍微琢磨一下就能明白,人才流动从来不是靠金钱门槛就能左右的。上世纪 80 年代美国能吸引全球人才,靠的是完善的创新生态和发展舞台,如今中国能打开人才大门,靠的也是持续优化的创业环境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未来,人才流向终究逃不开价值本质——哪里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哪里能给予稳定的发展预期,人才就会往哪里去。

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