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热门搜索: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美元风暴席卷全球,两大阵营国一夜破产,中国绝地反击成最大赢家!

发布日期:2025-08-10 04:29 点击次数:55

特朗普政府推行“美国优先”政策时,全球贸易格局受到巨大冲击。各方观察到,许多国家被迫在关税压力下做出巨大牺牲。然而,在一片动荡中,一个现象引人注目:中国商品并未被列入关税清单,中美间的关税暂停期还悄然延长了90天。

白宫贸易代表公开表示,情况正朝积极方向发展。这意味着,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中国成为唯一一个避开了特朗普关税大刀的国家。这种局面并非偶然,它反映了国际贸易关系中的深层变化。

盟友,日子不好过

欧盟在特朗普政府的压力下,签署了一份大额协议。他们同意采购7500亿美元能源,并投入6000亿美元,以此换取15%的“优惠税率”。虽然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社交媒体上宣告了这项“胜利”,但法国总统马克龙则因为法国农业遭受的巨大损失,在家中摔碎了酒杯。

日本的情况也类似,表面上获得了15%的税率,但其关键的钢铝产品却被课以50%的高关税。巴西因拒绝妥协,被贴上了50%的关税标签。加拿大则因政治分歧,关税从25%直接跳涨到35%。这些事实表明,“美国优先”政策下,所谓的盟友关系面临了严峻考验。

瑞士,一个保持中立五百年的国家,也被美国征收了39%的关税。这个税率与战乱中的叙利亚同级,被瑞士媒体称为“自1515年马里尼亚诺战役以来最大耻辱”。瑞士为示好美国,曾在俄乌冲突中放弃中立制裁俄罗斯,结果却等来了特朗普的反手一刀。

谈判中原本商定了10%到15%的税率,但特朗普在签字时直接翻倍。这39%的关税对于瑞士的钟表业打击巨大。一块出厂价1万瑞郎的百达翡丽,到了美国直接涨到1.39万。奢侈品买家不会为“美国优先”买单,结果是百达翡丽的订单量三天内跌掉了四成。

印度总理莫迪与特朗普曾经关系亲密,两人的合影还印在印度报纸头版。然而,25%的惩罚性关税还是砸到了印度头上。特朗普还公开称印度是“死亡经济”,让印度全国哗然。新德里对此感到不解,因为购买俄油明明是美国当初授意的市场维稳操作,现在却成了印度受罚的罪名。

印度制造业的产业链也因此受伤。组装F-35零件全部来自得克萨斯,关税战导致其生产线濒临瘫痪。莫迪推动的“印度制造”战略,被特朗普的关税大锤砸出了裂痕。印度前驻美大使阿伦·辛格哀叹,25年的信任一夜间蒸发。

菲律宾的遭遇是这场贸易战中最惨痛的例子。半导体产业占菲律宾出口的53.4%,且其中九成是低端组装测试,高度依赖美国市场。这个产业突然遭遇100%的毁灭性关税,使得菲律宾的整个产业支柱瞬间悬空。产业研究员卢西奥·皮特洛指出,菲律宾半导体业没有技术护城河,工厂随时可以迁往墨西哥。

中国,走出专属路

当其他国家在关税的迷宫中艰难前行时,中国却走出了一条不同的道路。今年5月,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中美互征关税降至34%,其中24%的加征关税暂停。今年7月底,斯德哥尔摩谈判再次延长了90天的休战期。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透露,中美有达成协议的基础。他否认了延续对华12项制裁的可能性,并在社交平台肯定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这种措辞的变化,暴露出华盛顿的深层考虑。今年第一季度,美国对华出口超过1430亿美元,芯片和农产品占大头,强行脱钩无异于经济自残。

中国手中也握有应对的硬牌。稀土管控曾让F-35生产线瘫痪18个月,能源反制则使美国对华原油和煤炭出口归零。中国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让特斯拉、英伟达等跨国企业宁愿游说也不愿撤离。中国没有在关税数字上取胜,而是在其经济的深层肌理中站稳了脚跟。

中国供应链的韧性让美国头疼。TCL公司将越南工厂迁到泰国,跨境电商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了关税的自动清算。更关键的是,中国产业纵深进行了调整,半导体自给率已冲到50%,稀土加工份额占全球90%。当特朗普威胁断供芯片时,华为海思的麒麟芯片已铺进千元机,有效应对了外部压力。

中国市场的韧性也重塑了贸易地图。对美出口依赖度从2018年的19.2%降至2024年的14.7%,东盟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即便美国加征145%的关税,义乌的小商品依然可以通过RCEP国家曲线进入美国,佛山家具也能借中欧班列直抵欧洲。

中国制度的韧性也化解了民生冲击。例如,针对三孩家庭每月发放2000元补贴,并承诺在2026年前实现普惠幼儿园全覆盖。这些政策措施,有效缓冲了贸易战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影响。

教训,产业链要自主

菲律宾的经历为所有国家提供了深刻的警示。该国的半导体业九成是低端组装测试,没有技术护城河,使得特朗普的大棒一挥,工厂随时可以迁往墨西哥,这种单一依赖性是其致命弱点。同样的脆弱性也体现在瑞士和印度身上。瑞士的钟表业依赖全球富豪消费,关税直接掐住了其经济命脉。印度制造业则过度依赖美国技术,零件断供就意味着生产线停摆。

特朗普的关税大刀砍向菲律宾半导体业时,马尼拉的港口堆满了等待出口的芯片。100%的税率像一盆冰水,浇醒了所有幻想通过“站队”来换取安全的国家。瑞士五百年中立的金字招牌,抵不过白宫一张39%的关税令。印度与美国25年的战略信任,在被骂为“死亡经济”后碎成渣。

历史上,大国间的争斗,最终受益的往往是那些“躺着享福”的小国。比如朝鲜战争中,美国将技术和生产线转移到日本,使其成为“后勤工厂”,借战争实现了工业腾飞。中国在朝鲜战场上抵抗美军,获得苏联援助的火箭炮、坦克和飞机,为工业基础打下了基础。美国在越南战场上,菲律宾和泰国也成了“躺赢者”,大量军需品推动了当地工业和就业。韩国派出三十万兵力参战,换来了技术转移和产业链升级,后来创造了“汉江奇迹”。

中东地区的历史也类似,苏联曾扶持埃及,美国力捧以色列,结果埃及最终转投美国,成为中东的“老大”,以色列也成了美国的“二把手”。这些斗争并未让大国捞到太多好处,反而培养了许多小国。

我个人认为,中美两国作为当今世界的主要力量,已经吸取了过去的教训。就像当年美国派出两艘航母在南海试探中国底线,中国果断亮出底牌,让美国明白中国并非好惹。此后,双方都清楚,直接冲突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转而进行贸易战、科技制裁和金融狙击这些“没有硝烟的战争”。

其他国家,比如印度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或许期待着“鲸鱼落下”,能够趁机捞取好处。然而,在我看来,中美两国都懂得“打太极”的方式。就像下棋一样,高手不会一上来就倾尽全力,而是会“熬”着,保持“斗而不破”的状态,双方在消耗中比拼硬实力,但又不想真正闹到天翻地覆。

我注意到,美国似乎通过“收割”盟友来增强自身实力,比如特朗普曾通过高额关税,推动盟友的制造业迁回美国,这让一些国家处于尴尬境地。中国则专注于“修炼内功”,其工业基础深厚,军事实力强大。我们这边也在推动“内功修炼”,包括反内卷,淘汰落后产能。例如,雅鲁藏布江水电项目一口气投入1.25万亿,带动了数十万人就业。海南的封关运作也在吸引全球资金。这些都是依靠自身硬实力构建的底气。归根结底,一个国家的兴衰,最终依靠的还是自己的强大。

笔者以为

当深圳盐田港的集装箱货轮鸣笛启航,船载导航仪上闪烁着RCEP成员国的坐标。多极世界的贸易新路网正在悄然铺就。这场关税战的最大意义,或许不在于谁最终胜出,而在于全球的各个国家终于看清一个事实:真正的安全,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那张完整的产业链地图里。把日子过得稳扎稳打,内心有底气,才能在风云变幻中站稳脚跟。

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