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陆军官方账号前两天嘚瑟地发了个视频:一架四旋翼无人机晃晃悠悠飞到半空,“啪嗒”扔下一颗手榴弹。
配文嚣张得很:“你见过无人机投手榴弹吗? ”结果评论区瞬间炸锅:“乌克兰兵三年前就用这招炸坦克了! ”
“土耳其机器狗都能边跑边扔炸弹,美军还当高科技? ”更扎心的是,有网友翻出俄乌战场视频:乌军改装的快递无人机挂着微型火箭弹,精度堪比导弹!
美军连夜删视频,可网友早截了图——五角大楼的脸被打得啪啪响。
偏偏这时候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在内蒙古放了个大招。 试验场上一台绿皮卡车缓缓升起炮塔,镜头对准天空一架无人机。
只听“滋啦”一声,无人机凌空爆成火球! 现场解说员淡定介绍:这是全球首款现役激光武器OW5,专治各种无人机不服。
从发现到击落全程不到5秒,单次击杀成本只要一度电。 五角大楼急得跳脚:他们搞了十年的激光炮,测试时连靶机翅膀都烧不穿!
那段被疯狂转发的视频里,美军无人机挂载的是越战时期就开始服役的M67手雷。
这种自由落体轰炸毫无精度可言,实战中命中率不到30%。 对比俄罗斯在叙利亚测试的“柳叶刀”无人机,带主动追踪摄像头和折叠弹翼,能追着装甲车跑三公里。
更讽刺的是,美国2024版《反无人机手册》里居然写着:当敌军无人机来袭时,坦克兵可用手势示意附近步兵! 手册配图里几个大兵挤在坦克旁指手画脚,活像在指挥交通。
基层部队的装备惨不忍睹。第101空降师士兵曾向媒体吐槽:全连仅有4架民用级无人机,电池老化后续航只剩12分钟。
而乌克兰第47机械化旅每个排标配6架攻击无人机,还能现场3D打印挂载支架。
今年6月北约演习中,德军拿着中国大疆改装的自杀无人机,20公里外精准炸掉目标时,美军指挥官盯着手里的“弹簧刀”脸色铁青——这种单价6万美元的“高端货”,射程还不到对方三分之一。
内蒙古试验场上,OW5激光炮的操作员像打游戏般轻松。 雷达屏幕刚跳出三个红点,炮管自动转向30度角。
镜头拉近:三架廉价四旋翼正试图模仿美军投弹动作。 只听系统提示音“已锁定”,一束肉眼不可见的光波闪过,三架无人机同时熔化成铁水!
技术员透露关键数据:最低功率型号10千瓦,3秒烧穿800米外5毫米钢板。
现场陈列的卡车底盘上,方形发射器模块能像换电池般快速拆卸,客户想要更猛火力的直接上50千瓦版本,射程直达5公里。
而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吹了三年的“雅典娜”激光系统,去年测试视频里闹出大笑话:靶机在1000米高度悠然飞过,激光束反复擦边愣是打不中。
工程报告承认两大死穴:跟踪系统反应慢0.8秒,最大功率仅勉强达到60千瓦,实战中连层雾都穿不透。
沙特军队现场体验OW5后当场下单——此前他们用中国“寂静猎手”激光系统已拦截了十几架胡塞武装无人机,其中一架被熔穿的机翼上还留着烧焦的弹孔。
美军在小型无人机领域彻底掉队的真相令人啼笑皆非。 陆军的“天空突击者”无人机电池与海军“黑蜂”完全不通用,
采购合同里规定:2000美元的无人机要走和F-35战斗机同流程审批,仅填表格就要45天! 今年3月海军陆战队申请采购200架商用无人机,
结果被国会以“可能泄露军事机密”为由驳回。 士兵们不得不上亚马逊自费购买,用马克笔涂掉商标冒充军品。
激光武器研发更成烧钱黑洞。 国会调查报告揭露:陆军自2016年投入11亿美元的HELWS项目,验收时发现只能对付时速80公里的航模。
去年紧急启动的“卫士”系统重达7吨,耗电量足够点亮半个小镇,实战部署还需配三台柴油发电机。 项目主管被迫承认:“我们十年内只能造出防鸟撞装置。 ”
中方工程师看到报告笑了:OW5在内蒙古沙尘暴里照常开机,配的蓄电池够连续作战三小时。
眼看家底要败光,五角大楼7月10日火线发布“无人机革命”计划:未来两年投入40亿美元买8000架无人机。
但军火商们集体拆台:雷神公司提议用四旋翼投掷巡飞弹,成本压到9000美元,却被国会痛批“毫无技术含量”。
洛马趁机兜售2.0版“弹簧刀”,单价涨到8万后还附赠霸王条款:每次维修必须返厂。
反无人机方案更漏洞百出。海岸警卫队试用过加拿大“声波炮”,结果驱赶商船无人机时震碎了自家雷达屏。
陆军寄予厚望的“无人机克星”干扰枪重达18公斤,被士兵吐槽“扛着它跑不到50米”。 上月演习中,蓝军放出十架百元级航模佯攻,成功诱导红军打掉价值600万美元的爱国者导弹。
观战的德国军官摇头:“他们用金砖拍蚊子,还总拍歪。 ”此刻内蒙古试验场的大屏幕上,OW5的击杀数字正跳跃到第207架——平均6秒钟解决一个目标。